大豆和油菜籽这对"油料双雄",经过不同压榨工艺,裂变成四类商品。大豆油采用浸出法提取时,每吨大豆能出油180公斤、豆粕790公斤;而油菜籽压榨后,菜油产量仅35%,菜粕却占60%以上。这种产量差异直接导致豆油价格比菜油低15%,但豆粕价格反而比菜粕高22%。

| 指标 | 豆粕 | 菜粕 |
|---|---|---|
| 蛋白质含量 | 43%-46% | 34%-38% |
| 赖氨酸 | 2.5%-3.0% | 1.2%-1.5% |
| 能量值 | 3200大卡/kg | 2800大卡/kg |
| 纤维含量 | 6%-7% | 12%-14% |
豆粕凭借氨基酸平衡优势,牢牢占据猪饲料70%份额;菜粕则依赖价格差,在水产饲料中保持45%占比。但2025年3月中国对加拿大菜粕加征100%关税后,两者价差从常态的500元/吨骤缩至150元,饲料厂开始用豆粕替代15%的菜粕用量。
豆油价格=美豆期货×汇率+压榨利润
今年美豆种植面积缩减2.4%,推动连豆油主力合约突破8000元/吨。而菜油价格受制于欧盟生物柴油政策变动,与豆油价差从1200元收窄至800元。
豆粕成本线=2850元/吨时,现货跌破3000元即触发油厂停机保价;菜粕则要看水产养殖旺季能否消化35万吨库存。今年广东草鱼料需求下降18%,直接拖累菜粕价格回落400元。

当豆菜粕价差<300元时,饲料厂启动替代程序:
2025年12月价差触底110元时,新希望六和通过调整配方,三个月节省成本2700万元。但这种替换会降低饲料转化率——蛋鸡产蛋率下降0.5%,肉料比上升0.03。
产业迭代比价格波动更值得关注——当豆粕现货跌破成本线时,正是观察龙头企业技术升级的窗口期。而菜粕市场的政策敏感性,正在催生全新的套利模型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