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入行的养殖户老李蹲在饲料店门口,盯着报价单上的"豆粕现货均值3850"直发懵——这均值是咋算出来的?去年他按这个数进货,结果买贵了每吨230块。今天咱们就仔细说,保你看完能跟经销商掰手腕。

■ 均值的算法藏着猫腻
山东某饲料集团去年12月的报价单显示:
√ 港口自提价:3750-3920元/吨
√ 市场报价均值:3850元
√ 实际成交均值:3680元
看懂没?报价均值不等于成交价,这里面差了170元/吨的套路。经销商专挑高价样本拉高均值,新手最容易上当。
▼ 不同统计口径对比(单位:元/吨)
| 统计方式 | 豆粕均值 | 数据来源 |
|---|---|---|
| 企业报价 | 3850 | 三大油厂日报 |
| 实际成交 | 3680 | 物流公司运单 |
| 期货结算 | 3795 | 大商所当月合约 |
| 养殖场采购 | 3620 | 20家万头猪场调研 |
■ 均值背后的区域差异
上个月我从连云港到郑州沿路调查,发现500公里运距藏着大秘密:
→ 港口周边均值:3780元(库存压力大)
→ 中部地区均值:3880元(运费加价60)
→ 西部山区均值:4020元(缺货溢价240)
教你一招破局:买东部港口货+自提物流,就算加200运费也比本地买便宜。

■ 均值变动的三大推手
2025年豆粕均值波动曲线显示:
关于豆粕均值,最后说个扎心事实:同一批豆粕,在油厂称重均值3820,到经销商仓库就变3920。这差价不是凭空来的,仓储损耗、资金成本、中间商利润层层加码。下次采购时,直接带秤去油厂拉货,省下的钱够给工人发奖金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