呦喂!王大姐家那5000只鸡最近可把她愁坏了——豆粕价格从每吨3200窜到4800,眼瞅着饲料成本要压垮鸡场。去年还笑话隔壁老李头用全玉米喂鸡是瞎折腾,现在自己倒成了热锅上的蚂蚁...
这事儿得掰扯清楚:豆粕贵就贵在43%的粗蛋白,玉米才8.5%!但别急着拍大腿,河北农科院的实验数据给出新思路——把玉米加工成膨化料,蛋白消化率能从68%提到82%。说白了,就是让鸡把玉米里的营养吃干榨净。
营养指标 | 普通玉米 | 膨 | 豆粕 |
---|---|---|---|
粗蛋白利用率 | 61% | 79% | 88% |
代谢能(MJ/kg) | 13.5 | 14.2 | 9.8 |
每吨成本 | 2600元 | 2900元 | 4800元 |
去年山东张老板吃过亏——直接把豆粕全换成玉米,结果鸡群集体腹泻。后来摸索出"三三制"过渡法:
血泪教训:突然换料会让鸡的肠道菌群崩盘!河南某鸡场实测,循序渐进换料的鸡,产蛋率只降3%,而硬切换的暴跌21%。
缺了豆粕的氨基酸,得学会"拆东墙补西墙":
浙江李师傅的独门配方:
膨化玉米62% + 米糠15% + 啤酒糟10% + 鱼粉8% + 预混料5%
这套配方让他的料蛋比稳定在2.4:1,比用豆粕时还低0.2个点。
今年四月豆粕价格疯涨那会儿,江苏陈老板使了个绝招——用发酵花生粕顶替30%玉米。虽然粗蛋白只有28%,但他往饲料里加了0.2%的复合菌剂,硬是把蛋白利用率提到76%。这骚操作让他每月省下1.2万饲料钱,鸡粪还少了三分之一的氨味。
重点提醒:
最近跑遍华北饲料厂,发现个有趣现象:用全玉米配方的小型鸡场,反而比大场子更抗风险。石家庄有个夫妻档鸡场,自建了简易膨化设备,每吨加工成本才45元。他们的膨化玉米容重能达到380g/L,比专业设备只差20g,但成本省了六成!
农业部最新数据更惊人:全玉米配方配合菌酶制剂的鸡场,每只鸡的药费从1.8元降到0.7元。要我说啊,这豆粕涨价倒逼出来的技术革新,说不定真能改写养鸡业的游戏规则。您要不信邪,先拿200只鸡试半个月,保准您会回来点赞!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