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置:首页 > 饲料原料 大豆 >
美豆粕涨国内跌_价差扩大的三重逻辑解析

作者:养殖经验 时间:2025-11-12 阅读:338

今年8月山东某饲料厂采购经理发现个怪现象:芝加哥期货交易所豆粕价格每吨涨了200元,国内现货价反而跌了150元。这种倒挂现象揭开了​​为什么美豆粕涨国内跌​​的市场谜题——国内外供需错配、汇率波动与政策调控的三重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。

美豆粕涨国内跌_价差扩大的三重逻辑解析

国际资本推手:基金持仓创五年新高

根据美国商品期货委员会(CFTC)数据,截至9月3日:

  • 管理基金在美豆粕净多头持仓达12.7万手
  • 投机资金占比升至38%,同比增加15个百分点
  • 美豆粕期货价格较年初上涨23%,而国内仅涨7%

这波行情背后是国际资本在能源转型下的布局:美国生物柴油政策推动豆油需求激增,油厂压榨利润走高,豆粕作为副产品被动增产。但国内恰恰相反,上半年生猪存栏量下降5%,饲料需求疲软压制豆粕价格。


国内供需失衡:油厂库存突破警戒线

中国粮油信息中心监测显示:

美豆粕涨国内跌_价差扩大的三重逻辑解析
指标2025年8月去年同期变化率
豆粕库存68万吨42万吨+62%
油厂开机率59%73%-19%
饲料消费量2130万吨2310万吨-8%

山东某大型油厂负责人透露:现在每压榨1吨大豆亏损120元,只能通过降低开机率来减少亏损,导致豆粕库存积压。这种情况在华东、华南尤为明显,部分油厂甚至采取"负基差"销售策略。


汇率与物流的双向绞杀

人民币汇率波动直接影响进口成本:

  • 美豆到岸价按6.8汇率核算:4800元/吨
  • 汇率升至7.3时:成本增至5100元/吨
  • 但国内现货价仅报4200-4300元

更棘手的是物流瓶颈:巴拿马运河干旱导致美西航线运费上涨35%,12月船期大豆到港成本增加200元/吨。而国内油厂为回笼资金,宁愿亏本抛售也不愿囤货,形成价格踩踏。

美豆粕涨国内跌_价差扩大的三重逻辑解析

政策调控的隐性影响

今年两大政策改变市场格局:

  1. 饲料中豆粕减量替代方案推广,用量占比从17%降至13%
  2. 进口菜籽粕关税从9%下调至5%,1-8月进口量同比增42%
  3. 国储拍卖累计投放50万吨陈化豆粕,平抑市场价格

广东某饲料企业技术总监算过账:用菜粕替代15%豆粕,每吨饲料成本降80元,这就是为什么美豆粕涨国内跌的关键——替代品分流了至少300万吨豆粕需求。


我的市场观察

四季度可能迎来转折点:美豆减产预期强化,而国内生猪产能去化接近尾声。预计11月后豆粕库销比将从现在的18%降至12%,进口成本传导机制将重新生效。特别是当油厂压榨亏损突破150元/吨临界点时,势必通过提价转移压力,这个时间窗口或在10月中旬开启。

美豆粕涨国内跌_价差扩大的三重逻辑解析

#行情讨论# 你所在地区豆粕现货价格近期如何波动?
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

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haosiliao.com/dadou/95083.html

标签: 价差,豆粕
Copyright ©2019-2024 好饲料网https://www.haosiliao.com/ 网站地图 豫ICP备2024087149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