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8月山东某饲料厂采购经理发现个怪现象:芝加哥期货交易所豆粕价格每吨涨了200元,国内现货价反而跌了150元。这种倒挂现象揭开了为什么美豆粕涨国内跌的市场谜题——国内外供需错配、汇率波动与政策调控的三重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。

根据美国商品期货委员会(CFTC)数据,截至9月3日:
这波行情背后是国际资本在能源转型下的布局:美国生物柴油政策推动豆油需求激增,油厂压榨利润走高,豆粕作为副产品被动增产。但国内恰恰相反,上半年生猪存栏量下降5%,饲料需求疲软压制豆粕价格。
中国粮油信息中心监测显示:

| 指标 | 2025年8月 | 去年同期 | 变化率 |
|---|---|---|---|
| 豆粕库存 | 68万吨 | 42万吨 | +62% |
| 油厂开机率 | 59% | 73% | -19% |
| 饲料消费量 | 2130万吨 | 2310万吨 | -8% |
山东某大型油厂负责人透露:现在每压榨1吨大豆亏损120元,只能通过降低开机率来减少亏损,导致豆粕库存积压。这种情况在华东、华南尤为明显,部分油厂甚至采取"负基差"销售策略。
人民币汇率波动直接影响进口成本:
更棘手的是物流瓶颈:巴拿马运河干旱导致美西航线运费上涨35%,12月船期大豆到港成本增加200元/吨。而国内油厂为回笼资金,宁愿亏本抛售也不愿囤货,形成价格踩踏。

今年两大政策改变市场格局:
广东某饲料企业技术总监算过账:用菜粕替代15%豆粕,每吨饲料成本降80元,这就是为什么美豆粕涨国内跌的关键——替代品分流了至少300万吨豆粕需求。
四季度可能迎来转折点:美豆减产预期强化,而国内生猪产能去化接近尾声。预计11月后豆粕库销比将从现在的18%降至12%,进口成本传导机制将重新生效。特别是当油厂压榨亏损突破150元/吨临界点时,势必通过提价转移压力,这个时间窗口或在10月中旬开启。

#行情讨论# 你所在地区豆粕现货价格近期如何波动?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