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三个月豆粕价格像坐过山车,从3800元/吨猛冲到4200元,又跌回3900元上下。手里攥着饲料厂订单的新手养殖户们,现在该不该出手囤货?去年山东老王的猪场就因错判行情,多花二十万冤枉钱。今天咱们用真实数据说话,把影响豆粕价格的那些门道捋清楚。

■ 国际大豆产量拉响警报
美国农业部7月报告刚出,就把巴西大豆产量预估从1.56亿吨砍到1.49亿吨。这个700万吨的缺口相当于中国两个月的豆粕消耗量。更麻烦的是阿根廷核心产区出现反季节霜冻,当地压榨厂开工率已降至六成。国际粮商悄悄在芝加哥期货市场增持多单,说明大资金看好后市。
▼ 近五年全球大豆供需平衡表(单位:百万吨)
| 年度 | 产量 | 压榨量 | 期末库存 | 库存消费比 |
|---|---|---|---|---|
| 2025 | 363 | 329 | 95.6 | 26.3% |
| 2025 | 352 | 336 | 89.2 | 24.1% |
| 2025 | 387 | 347 | 99.8 | 26.9% |
| 2025 | 371 | 355 | 85.4 | 22.4% |
| 2025* | 365 | 362 | 78.9 | 20.1% |
■ 国内替代品格局生变
上个月在广东饲料展得到个重要情报:43%蛋白菜粕到港价跌破2600元,与豆粕价差拉大到1300元/吨。这个价差已触及饲料企业配方调整临界点,部分禽料开始用菜粕替代15%豆粕。但要注意,水产料刚需仍在,特别是八月对虾育肥期到来,华南地区豆粕需求将环比增长12%。

■ 油厂博弈暗流涌动
六月份华东某外资油厂突然停机检修,导致区域豆粕现货每吨溢价180元。这种情况暴露产业链脆弱性——我国大豆压榨产能前十企业市占率达78%,任意三家联合检修就能扰动市场。建议关注油厂豆粕未执行合同量,这个指标超过60%时,通常预示价格即将启动。
关于明年行情,有个关键变量常被忽略:美国生物柴油政策。如果联邦政府提高生物柴油掺混比例,预计将额外消耗200万吨豆油,间接推高大豆压榨需求。这个政策窗口将在11月大选后明朗化,建议养殖户在四季度建立基础库存。
最后说个反常识判断:豆粕价格跌破3800元时,反而要警惕抄底风险。今年五月现货价杀到3750元,当时港口大豆库存高达720万吨,但随后两个月进口量骤降导致价格报复性反弹。记住,大宗商品市场总是杀完空头杀多头,分批次建仓才是王道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