能量饲料的典型代表当属玉米,其淀粉含量高达70%,粗纤维仅2%。作为"饲料之王",玉米每公斤含14.06兆焦代谢能,是畜禽快速增重的首选。但玉米的氨基酸失衡问题突出:粗蛋白仅8.5%且缺乏赖氨酸、色氨酸,这解释了为何玉米需与豆粕等蛋白饲料配伍使用。
对比其他谷物,大麦的蛋白质含量达11%-16%,虽能量略低却更适合作育肥猪饲料——其低脂肪特性可产出优质硬质胴体。而小麦麸的特殊价值在于:粗纤维含量15%,具有天然轻泻功能,是缓解母猪便秘的"肠道调节器"。
米糠的脂肪含量达15%,是不饱和脂肪酸的重要来源,但这也成为其储存难题。全脂米糠在夏季极易酸败变质,必须通过脱脂工艺或添加抗氧化剂处理。值得注意的是:
这类原料的钙磷比例严重失衡,如麦麸的钙含量仅0.02%,必须通过骨粉等矿物质补充。特别在反刍动物饲料中,需搭配青贮料平衡粗纤维摄入量。
甘薯和马铃薯的干物质能量密度堪比玉米,但鲜料含水量达60%-80%的特性带来双重挑战:
对比发现,甘薯粉的粗蛋白仅3%,需与豆饼配伍使用。而木薯粉虽淀粉含量超80%,但氰苷毒性使其用量不得超过日粮15%。
谷物与糠麸的黄金配比遵循"能量-纤维平衡"原则:
原料类型 | 猪饲料占比 | 禽饲料占比 | 反刍动物占比 |
---|---|---|---|
玉米 | 50%-80% | 60%-65% | 40% |
麦麸 | 10%-30% | 5%-15% | 15%-25% |
米糠 | ≤10% | ≤8% | ≤20% |
实际应用中需注意:破碎玉米的脂肪氧化速度是完整籽粒的3倍,因此粉碎后需在72小时内使用。对于乳猪料,添加5%-8%乳清粉可提升适口性,其乳糖含量达75%-80%的特性更促进肠道健康。
能量饲料原料的选择如同拼图游戏,既要抓住玉米的高能优势,又要用麦麸调节肠道,更需警惕薯类毒素风险。只有精准把握每类原料的特性边界,才能构建安全高效的能量供给体系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