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知道吗?养殖户每年花在饲料上的钱能占到总成本的70%,可那些堆积如山的酒糟、菌糠、酱油渣明明都是现成的"饲料原料",为啥总被当成垃圾处理?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个让新手最困惑的问题——发酵饲料里掺菌糟到底是不是门稳赚不赔的生意?
先说个大实话:菌糟其实就是酿酒厂、酱油厂、蘑菇种植场剩下的"边角料",比如酒糟里藏着18%的粗蛋白,菌糠的氨基酸含量能达到16.61%,这可比普通秸秆强多了。但直接喂牲口?那可不行!这些渣滓里既有霉菌毒素,又有扎嗓子的粗纤维,牲口吃了轻则拉稀,重则中毒。
这时候就得祭出"发酵大法"了。把菌糟和玉米粉、发酵剂混着拌匀,密封个三五天——乳酸菌会把粗纤维嚼碎成小分子营养,酵母菌能把淀粉变成牲口爱吃的甜香味。广西有个养猪户老李,用发酵酒糟替代30%精饲料,每头猪省了200多块饲料钱,这可比天天盯着豆粕价格涨跌实在多了。
这里有个新手常踩的坑——以为密封越严实越好。其实冬天发酵得留点空气缝隙,让好氧菌先发热启动,等温度上来再压实密封。就像蒸馒头得先发面再上锅,顺序错了可不行!
举个栗子:四川养牛大户张姐去年冬天发酵菌糠,按网上的教程压得瓷瓷实实,结果半个月都没动静。后来改成"先松后紧"法,5天就飘出酒香味,牛群抢着吃不说,粪尿臭味还减了一半。
Q1:发酵好的饲料怎么保存才不会发霉?
A:记住三字诀——阴、干、封。放阴凉处摊开晾到摸起来潮而不湿,装进带内胆的饲料袋抽真空,能存2个月不坏。要是发现长白毛,赶紧掺1%红糖重新发酵。
Q2:牲口不肯吃发酵料咋整?
A:这就得学东北养猪场的"渐进式投喂法":
Q3:发酵时间越长越好吗?
千万别!夏天3天足够,冬天顶多7天。时间拖久了会产生酒精,像5里提到的,过度发酵反而浪费能量。有个检测小妙招:抓把饲料闻闻,酸香带点酒味刚刚好,要是冲鼻子就是发酵过头了。
干了八年养殖技术指导,见过太多人把菌糟发酵想复杂了。其实这就是个"变废为宝"的土办法,关键就三点:菌种选对、水分控好、别舍不得加能量料。那些花里胡哨的发酵设备真没必要,云南山区的老乡用旧水桶+塑料布照样做得风生水起。
最后说句得罪人的大实话:饲料省下的钱才是实打实的利润。与其天天抱怨豆粕涨价,不如把身边的"废渣"利用起来。下次看见酒厂倒掉的酒糟,别光捂着鼻子躲——那可是能换真金白银的"饲料宝藏"啊!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