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置:首页 > 饲料原料 鸡蛋 >
刘永好的饲料帝国:从鹌鹑蛋到世界第一,他咋做到的?

作者:养殖经验 时间:2025-08-17 阅读:110

一个养鹌鹑的农村小伙,咋就成了“中国饲料大王”?
这事儿听起来像神话,但刘永好真就做到了!他带着三个哥,从四川农村起步,靠1000块钱创业,硬是把“新希望饲料”干到了全球第一。你说神不神奇?今天咱们就扒一扒,这背后到底藏着啥秘诀。

刘永好的饲料帝国:从鹌鹑蛋到世界第一,他咋做到的?

一、创业故事🚜:穷小伙的“土路子”也能逆天改命

1. 开局一把螺丝刀

刘永好从小就是个“拆家狂魔”。1960年代,他蹲在四川农村的泥巴地里拆收音机,村里人笑话他:“这娃儿不务正业!”可谁能想到,这股子“爱折腾”的劲儿,后来让他成了中国民营经济的标杆人物。

1982年,他和三个哥哥凑了1000块(卖手表、自行车换的钱),跑到新津县养鹌鹑。​当时连厂房都没有,哥几个自己扛砖头盖棚子,手指磨出血泡就咬咬牙继续干。结果养着养着,居然成了“全球鹌鹑大王”,连鹌鹑蛋都卖到国外去了。

2. 为啥突然改行做饲料?

用刘永好的话说:“鹌鹑蛋再香,也香不过老百姓碗里的猪肉啊!​”那时候农民喂猪用红薯藤、玉米秆,一头猪养一年才出栏。外国饲料商趁机杀入中国,一袋“洋饲料”卖得死贵,农民排队抢购还得看脸色。

刘永好的饲料帝国:从鹌鹑蛋到世界第一,他咋做到的?

刘家兄弟一合计:​咱自己搞!​他们砸400万建研究所,请30多个专家搞研发,两年试了33个配方,终于捣鼓出“希望牌1号乳猪饲料”——质量对标泰国正大,价格每吨便宜60块!农民用了直拍大腿:“这饲料,猪吃了蹭蹭长膘!”


二、产品破局🔥:硬刚洋品牌的“三板斧”

🌟第一斧:技术死磕

别人做饲料靠经验,刘永好靠实验室。为了测试效果,他建了100多头猪的试验场,天天盯着猪吃啥、长多少肉。后来干脆把饲料厂升级成“希望科学技术研究所”,连膨化机、检测仪都是进口货。

🌟第二斧:价格屠夫

当年洋饲料垄断市场,刘永好直接放狠话:“你们卖100,我就卖40!​”靠着低成本+自建渠道,新希望饲料迅速铺遍全国。1990年代,四川农村的墙上刷满了黄底红字的广告:“养猪希望富,希望来帮助”——这洗脑标语,四川娃子现在还能背出来。

刘永好的饲料帝国:从鹌鹑蛋到世界第一,他咋做到的?

🌟第三斧:农村包围城市

别人在电视台砸广告,刘永好专攻“墙头战略”。他找农民商量:“我帮你刷墙,你让我写标语行不?”农民乐得省钱,结果川西农村的墙全成了新希望的广告位。后来连四川电视台都被他“包场”,天天播养猪广告,台长去上海开会都被调侃是“猪台长”。


三、战略布局🌍:从四川小厂到全球霸主的“神操作”

1. 自建+收购:两条腿跑出加速度

1992年邓小平南巡后,刘永好开启“疯狂收购模式”。​专挑倒闭的国有饲料厂下手——位置好、厂房现成,用新希望的技术和管理一改造,立马起死回生。最多一年收购30多家,成本省了一半,市场份额蹭蹭涨。

2. 数智化转型:养猪也用上黑科技

你以为饲料厂还是老作坊?新希望早玩起了“高科技养猪”:

刘永好的饲料帝国:从鹌鹑蛋到世界第一,他咋做到的?
  • 料塔联网:600多个养殖户的喂料数据实时监控,猪吃不饱立马报警;
  • 无针注射:打疫苗不用针头,猪不疼、人省力;
  • AI配方:用算法优化饲料营养,一年省下1%的粮食,相当于300万亩耕地。

3. 出海战:从“三分之一价”到全球前三

1999年新希望在越南建厂,当地人甩话:“中国货只配卖三分之一价!”刘永好憋着气死磕品质,20年后——在埃及、缅甸市场,新希望饲料销量妥妥的第一,价格还比欧美品牌高。如今海外60多家分公司,光是印尼、越南市场就能排进前四。


四、社会责任🌱:企业家不能光赚钱

1. 扶贫不是作秀

1994年刘永好发起“光彩事业”,带着企业家到贫困县建厂。在云南山区,他亲眼看见孩子捡煤渣换学费:“那场景,跟我小时候一模一样。​”如今新希望在全国帮扶100多个县,光是饲料产业就带动500多万农户增收。

2. 粮食战争里的“中国方案”

中国每年消耗7亿吨饲料,相当于全球粮食产量的15%。新希望搞“节粮行动”,通过优化育种、配方和养殖技术,​五年省下150万吨粮——够300万人吃一年!刘永好说:“这事比赚钱更重要。”

刘永好的饲料帝国:从鹌鹑蛋到世界第一,他咋做到的?

个人观点:民营企业家的“长期主义”

看着新希望从鹌鹑场变成年营收2800亿的巨头(2025年数据),我琢磨出一个理儿:​成功的企业家,得学会“顺大势、熬寒冬”​

  • 顺大势:改革开放初期敢辞职下海,猪周期低谷敢逆势扩张;
  • 熬寒冬:2025年非洲猪瘟时,别人减产他扩产,硬是用成本控制熬到猪价反弹;
  • 传火种:73岁的刘永好把CEO交给女儿刘畅,自己转头搞起“乡村振兴培训班”。

这老爷子有句话特别戳我:“做企业就像种树,别老想着摘果子,先把根扎稳。​”现在的新希望,饲料、养殖、食品、金融、科技五条腿走路,妥妥的“抗周期战士”。

说到底,刘永好的故事不只是商业传奇,更给普通人打了剂强心针:​哪怕你起点再低,只要肯折腾、敢创新,照样能改写命运。这不正是改革开放40多年,中国民营企业最燃的注脚吗?
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

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haosiliao.com/jidan/45250.html

标签: 帝国,饲料
Copyright ©2019-2024 好饲料网https://www.haosiliao.com/ 网站地图 豫ICP备2024087149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