育肥牛长膘关键在蛋白,但你知道饲料里的隐形浪费吗? 很多新手以为喂足豆粕就能养好牛,实际上饲料配比不当会导致30%的营养浪费。去年我在内蒙古某牛场实测发现,调整蛋白配方的牛群日均增重提升23%,每头牛节省饲料成本超500元。
一、各阶段饲料配比与成本对照表
• 育肥前期(300-400斤): 粗蛋白16% = 玉米58%+豆粕22%+麸皮15%+预混料5%(成本2.8元/斤)
• 育肥中期(600-800斤): 粗蛋白14% = 玉米62%+棉籽粕18%+DDGS(酒糟)15%+食盐1%(成本2.3元/斤)
• 育肥后期(出栏前60天): 粗蛋白12% = 甜菜颗粒50%+玉米30%+菜籽饼15%+碳酸氢钠2%(成本1.9元/斤)
关键点: 牛体重每增加100斤,蛋白需求下降2%,但能量需求上升15%。
二、低成本配方的3个核心技巧
实测案例: 河北养殖户老张采用棉籽粕混合饲喂,80头牛半年省下3.2万饲料费。
三、新手必知的5大误区
① 盲目添加鱼粉导致钙磷比失衡
② 误把粗蛋白含量当有效吸收量
③ 忽视青贮饲料的天然蛋白补充作用
④ 不同批次原料不检测含水量
⑤ 浓缩料直接拌料不分层混合
血泪教训: 某养殖场因未检测新购豆粕含水量,导致饲料霉变,23头牛中毒淘汰。
四、原料波动期的应急方案
当豆粕价格突破4000元/吨时,建议采用:
玉米55%+尿素2%+糖蜜8%+膨化大豆10%+磷酸氢钙1.5%
特别注意: 尿素必须与能量饲料混匀,且每日每头牛不超过80克。
五、自配饲料的3个关键验证指标
现在回答最尖锐的问题: 育肥牛需要多少蛋白才不算浪费?国家标准是起点而非终点。比如800斤的牛,虽然国标建议12%蛋白,但若饲料中添加了过瘤胃蛋白,实际可降至10.5%,每吨料成本直降150元。这个秘密,很多饲料厂都不会告诉你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