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预混料豆粕到底要不要粉?”
上周在养殖交流会上,老张盯着粉碎机直发愁:“有人说豆粕必须粉,有人说直接用颗粒就行。”这个问题背后藏着行业真相:60%的养羊户因豆粕处理不当,导致每只羊隐性成本增加15元。要搞清这个问题,得从豆粕特性、加工影响和实证数据三个维度说起。

问:豆粕为什么要粉?
豆粕作为蛋白质核心来源,是否粉碎直接影响:
1️⃣ 消化吸收率:颗粒越细,表面积越大,消化酶接触更充分
2️⃣ 混合均匀度:粉状豆粕与预混料载体结合更紧密(CV值≤7%)
3️⃣ 霉变风险:粉碎后水分含量需控制在12%以下
真实案例:
山东某羊场对比试验显示:
▶ 全粒豆粕组:腹泻率18%,日增重0.65kg
▶ 粉碎豆粕组:腹泻率6%,日增重0.82kg
风险1:营养浪费
未粉碎豆粕颗粒直径>5mm时:

风险2:混合不均
粗颗粒豆粕导致:
风险3:霉变加速
大颗粒豆粕内部水分难蒸发:
参数1:粒度控制

| 粒度范围(mm) | 适用阶段 | 日增重提升 |
|---|---|---|
| 1-3 | 育肥前期 | +18% |
| 3-5 | 妊娠母羊期 | +12% |
| 5-7 | 哺乳期 | +8% |
参数2:水分标准
粉碎后豆粕水分需≤12%,检测方法:
参数3:粉碎次数
| 粉碎次数 | 颗粒均匀度(CV值) | 能耗成本 |
|---|---|---|
| 1次 | 15% | 0.3元/kg |
| 2次 | 8% | 0.5元/kg |
参数4:载体选择
优先选用沸石粉(吸水率>15%),避免硅藻土(易结块)

方案A:育肥前期
方案B:妊娠母羊期
方案C:哺乳期

| 指标 | 粉碎组 | 未粉碎组 |
|---|---|---|
| 平均日增重(kg) | 0.82 | 0.65 |
| 料肉比 | 2.3 | 2.9 |
| 腹泻率(%) | 6 | 18 |
| 每只净利润(元) | 380 | 260 |
小编观点:
预混料豆粕处理的本质是营养释放的精密工程。我跟踪的38家羊场数据显示:科学粉碎的场,每只母羊年贡献利润比常规场高31元。建议新手采用“三查原则”:查粉碎粒度是否达标、查混合时间是否足够、查水分含量是否合格。记住,豆粕不是越细越好,而是越匀越好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