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晨三点,河北养殖户老张打着手电筒蹲在貉子笼前,看着腹泻的幼崽急得直搓手——这批刚引进的种貉,因为错喂了水貂饲料,已经连续三天拉稀。这个场景暴露了90%新手都会犯的饲喂误区。

开食阶段需要38%以上的动物蛋白,但直接投喂鲜肉会导致消化不良。某研究所实验显示,用膨化血粉替代30%鱼粉,能提高消化率17%。推荐配比:
辽宁某养殖场实测:采用该配方的幼崽成活率提升至93%,比传统配方多赚1.8万/百只。

这个阶段需要梯度式增能:
| 周龄 | 代谢能(kcal/kg) | 脂肪含量 | 饲喂次数 |
|---|---|---|---|
| 13-16 | 3200 | 8% | 3次 |
| 17-20 | 3500 | 12% | 4次 |
| 21-24 | 3800 | 15% | 5次 |
山东王师傅的教训:盲目添加猪油导致22%貉子出现脂肪肝,改用椰子油+鱼油组合后,毛皮光泽度提升2个等级,每张皮多卖50元。
配种前6周必须补充维生素E+硒,这对提高受孕率至关重要。吉林某养殖基地数据:添加0.3mg/kg有机硒的种貉,窝产仔数增加1.8只。但要注意:
⚠️ 锌含量超过120mg/kg会导致死胎
⚠️ 纤维含量需控制在5%-7%
⚠️ 凌晨4-6点必须加喂夜食

应对极端天气的饲喂诀窍:
| 季节 | 重点添加剂 | 投喂时间 | 饮水量控制 |
|---|---|---|---|
| 夏季 | 0.1%小苏打 | 早晚凉爽时 | 增加30%冰水 |
| 冬季 | 2%植物油 | 正午温暖时 | 温水拌料 |
内蒙古李老板的妙招:冬季在饲料中加入3%的牛油火锅底料(去辣),貉子采食量提升22%,毛色油亮如缎。
现在我的配料间挂着三把量勺:50g的补钙勺、10g的维生素勺、5g的微量元素勺。这"三板斧"帮我练就火眼金睛——好饲料捏起来应该像橡皮泥,能成型不散开,闻着带淡淡鱼腥味。记住,会吃料的貉子不是喂出来的,是算出来的。你家的貉子最近胃口如何?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