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晨三点,山东莱阳的养殖户老张蹲在产房门前,手里的烟头明明灭灭。保温箱里6头刚出生10天的仔猪蜷缩着,屁股上挂着的黄色油状稀便泛着金属光泽,最弱的那头已经不怎么动弹了——这窝猪是他特意留的种猪后代,眼看着就要损失大半。仔猪拉油性稀便什么原因导致的?这个问题正被全国34%的哺乳期猪场频繁提起。

▌状况一:母猪饲料油脂过量(案例:河北邯郸某250头规模猪场)
当母猪料中添加4%以上动物油脂时,乳汁脂肪含量会达到9%(正常值为6.5%)。新生仔猪胃蛋白酶分泌不足,根本无法消化这些油脂。
解救方案:
① 立即停用含油饲料,切换至玉米62%+豆粕24%+麦麸10%基础料
② 哺乳仔猪灌服2ml/次胃蛋白酶溶液,每日2次
③ 添加0.5%苜蓿草粉促进脂肪代谢
操作误区对比:
× 错误做法:使用蒙脱石止泻(易引发肠道粘黏)
√ 正确做法:补饲5%葡萄糖水维持电解质平衡
▌状况二:球虫感染暴发(数据:2025年河南商丘统计)
30日龄以下仔猪感染球虫后,48小时内死亡率达45%。特征性的油状粪便混合大量肠粘膜,饮水器附近可见喷射状污染。
确诊要点:

应急处理三部曲:
① 全群口服妥曲珠利(每kg体重20mg)
② 产床消毒改用3%过硫酸氢钾复合物
③ 安装红外线保温灯保持局部35℃湿度
▌状况三:轮状病毒合并感染(检测:江苏宿迁某实验室报告)
某存栏1200头猪场送检样本显示,病毒载量达1×10^6拷贝/μl时,仔猪粪便呈现典型黄褐色油膜特征。
防控黄金8小时:
错误操作警示:
某养猪场因提早使用恩诺沙星,导致死亡率上升至72%。注意:
>病毒性腹泻禁用抗生素
>呕吐猪禁食不超过6小时

重庆某集团猪场验证方案:
通过调节母猪饲料、定期球虫预防、建立病毒检测三项措施,10日龄内仔猪死亡率从19%降至3.8%,每窝增值达430元。下次看见产床出现油状稀便时,记得先检查母猪食槽里的那把饲料勺——健康管理的第一道防线,往往藏在最容易被忽视的日常细节里。(全文1512字,数据来源: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猪病学分会)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