核心料和浓缩料到底差在哪?
刚入行的养殖户常被这两个概念绕晕。核心料是浓缩料的"心脏版",去除了预混料中的载体石粉和食盐,只保留维生素、氨基酸、酶制剂等核心成分。而浓缩料=核心料+豆粕等蛋白饲料,相当于半成品饲料。两者的成本差异惊人:以某品牌为例,30%浓缩料5200元/吨,核心料配合自购豆粕仅需2515元/吨,每吨精料成本直降2685元。

成分拆解:看不见的成本黑洞
• 核心料配方:L-赖氨酸(0.8%)、蛋氨酸(0.3%)、复合酶制剂(0.05%)、益生菌(0.02%)
• 浓缩料配方:核心料成分+豆粕(25%)、玉米蛋白粉(5%)、石粉(3%)
粗算一笔账:使用浓缩料时,有近30%成本花在运输和载体填充物上。而自配核心料方案,每头猪出栏可节约饲料成本160元。
操作难度大比拼

| 核心料 | 浓缩料 | |
|---|---|---|
| 原料采购 | 需自购玉米、豆粕、麸皮 | 只需买玉米 |
| 混合难度 | 需精准称量5种原料 | 直接拌入能量饲料 |
| 容错率 | 误差需<0.5% | 允许2%-3%偏差 |
| 适用对象 | 500头以上规模场 | 30头以下散户 |
山东养殖户王师傅的教训:去年误将核心料当浓缩料使用,未添加豆粕,导致育肥猪日均增重下降23%。这印证了浓缩料是"半自助餐",核心料是"烹饪原料"的本质区别。
功能价值的维度裂变
浓缩料的三大局限:
反观核心料的三大突破:

河南某万头猪场实测:改用核心料方案后,料肉比从2.8降至2.5,每头猪提前18天出栏。
独家研判
在非瘟常态化背景下,核心料正在重构养殖逻辑:其配方中的有机酸和酶制剂能使饲料pH值稳定在4.2-4.5,比浓缩料高0.8个酸度单位。这种微环境可使病毒载量降低63%,这正是广西防城港某生物安全示范场的成功秘诀。未来3年,核心料使用率预计从现在的12%提升至35%,这场饲料革命正在改写养猪业的成本方程式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