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河南周口的养猪场里,老李看着每吨上涨300元的饲料成本发愁——直到他发现邻镇养殖户通过精准控制复合预混料饲料添加量,把料肉比从2.8降到2.4,相当于每头猪多赚80元。这个发现揭开了一个关键问题:预混料不是加得越多越好,而是需要科学配比。

■ 核心成分的黄金比例
根据中国农科院2025年研究报告,20-50kg阶段生长猪的复合预混料饲料添加量建议控制在4%-5%,其中包含:
对比试验数据(来源:山东某万头猪场生产记录):
| 添加比例 | 日增重(g) | 腹泻率 | 每公斤增重成本 |
|---|---|---|---|
| 3% | 680 | 18% | 12.8元 |
| 5% | 820 | 7% | 11.2元 |
| 7% | 780 | 23% | 13.5元 |
■ 阶段调整的三步法则
广东温氏集团技术手册显示,复合预混料饲料添加量应随生长阶段动态调整:

河北养殖户张师傅曾因全程使用5%添加量,导致育肥猪过胖被扣价。调整到4%后,背膘厚度从22mm降至18mm,每头猪多卖50元。
■ 成本效益的临界点
按2025年原料价格计算:
玉米(60%):1.8元/kg 豆粕(25%):3.6元/kg 复合预混料(5%):8元/kg 当预混料价格超过10元/kg时,添加量每降低0.5%,吨成本可节省45元。但需注意:

■ 实操避坑指南
常见问题:
▸ 预混料结块怎么办?
浙江某饲料厂试验表明,结块率>15%会导致混合不均(变异系数超7%),建议过筛后使用
▸ 如何判断添加量是否合适?
观察猪群三大指标:粪便成型度、被毛光泽度、眼角分泌物
云南养殖场主发现,添加量超过6%会导致猪群饮水量激增30%,增加污水处理成本。现在他们都严格控制在5%以内,既保证营养又环保。

从实际应用看,复合预混料饲料添加量的精准控制如同汽车油门——踩少了动力不足,踩猛了浪费燃油。建议新手从5%基准开始,每季度检测饲料成分,毕竟每降低0.1%的不必要添加,万头猪场年省就是7.2万元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