猪全价料是不是买来直接喂就行?湖北黄冈的养殖户老李去年因此吃了大亏。他花4.2万元买的20吨全价料,按包装说明直接投喂,结果育肥猪日均增重比邻居家少182克,料肉比高出0.4。后来检测发现,这批全价料的粗纤维含量超标3%,直接导致营养吸收率下降。这事儿给我们提个醒:全价料不是开袋即用的傻瓜饲料。

市面常见的15%猪用全价料,实际由45%玉米、23%豆粕、12%麸皮、5%鱼粉及5%预混料组成。但广西农科院2025年实验证明:南方湿热地区的猪需要减少2%玉米,增加1.5%木薯粉,否则会引发消化障碍。
🔍 关键参数对照表

| 成分 | 标准值 | 调整范围 |
|---|---|---|
| 粗蛋白 | ≥16% | ±0.5% |
| 钙磷比 | 1.5:1 | 1.2-1.8:1 |
| 赖氨酸 | 0.85% | 不得低于0.8% |
山东某万头猪场的改良方案值得参考:每吨全价料添加200g复合酶制剂,料肉比降低0.15,日均节省饲料费287元。
保育期(8-20kg)要重点调整:
❶ 将全价料与开口料按3:7混合
❷ 添加0.3%葡萄糖粉提高适口性
❸ 水温控制在35-38℃防止营养流失
育肥期(60-90kg)需做减法:
➖ 减少10%全价料用量
➕ 补充5%青贮饲料
河南养殖户实践证明:这种操作可使背膘厚度减少3mm,瘦肉率提高5%。

冬季配方调整有个计算公式:全价料添加量=基础量×(1+温差系数)。例如:
河北某猪场运用此法后,冬季肺炎发病率下降41%,每头猪药费节省7.8元。
2025年农业部通报的典型案例:
⚠️ 某养殖户将全价料与棉粕直接混合,导致游离棉酚中毒
⚠️ 使用过期全价料引发黄曲霉毒素超标
⚠️ 误把禽用全价料喂猪造成钙磷失衡

正确做法是:新旧饲料过渡期至少5天,每天替换比例不超过20%,并配合0.1%益生菌使用。
现在我的配料间贴着张温度补偿表,每次调整配方前都会测原料含水量。看着猪群均匀度从68%提升到83%,终于悟透:全价料就像绘画的底色,高手都在细节处做加减法。最新监测数据显示,精准调控的猪群日均增重可达912±35g,比粗放喂养提高21%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