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晨两点,河北养殖户老张被产房异常的哼叫声惊醒。打开保温灯一看,待产母猪阴户肿胀却不见羊水,这已经是本月第三头留产母猪。"去年因此损失了6窝仔猪,每头直接亏500元。"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,2025年全国母猪留产率高达13%,正确处置能挽回70%损失。

三步快速诊断法
发现异常先做这三件事:
山东某万头猪场配备的B超仪立过大功:技术员小刘通过实时监测,成功解救两头胎位不正的留产母猪。他说:"现在我们的留产处理时间控制在90分钟内,比行业平均快40分钟。"
产房应急工具箱
这些物品必须常备:
▶ 催产素(冷藏保存,开封后24小时失效)
▶ 产科手套(长度需达肘关节)
▶ 润滑剂(医用级石蜡油)
▶ 助产绳(直径2mm无菌棉绳)

江西养殖户黄姐去年用自制催产方案(红糖水+益母草煎剂),成功让留产母猪自然分娩。但兽医提醒:非专业人员慎用中药,过量可能引发子宫痉挛。
助产操作流程图解
广东某猪场统计显示,规范操作能使仔猪存活率提升至82%。技术主管强调:操作间隔要同步母猪努责节奏,强行拉扯易造成产道撕裂。

复配管理黄金72小时
留产处理后关键期这样护理:
2025年《中国猪业》刊载的案例显示,某猪场通过产后三天精细护理,使留产母猪下一胎产仔数提高1.8头。这让我想到,母猪就像运动员,受伤后的康复训练决定能否重返赛场。
看着监控里顺利哺乳的母猪,突然记起个数据:我国能繁母猪年均淘汰率高达40%,其中27%与留产处理不当有关。或许该换个角度看问题——留产不是终点,而是优化养殖管理的契机。下次走进产房,不妨多备支兽用体温计,这小小工具可能就是打开繁殖效率之门的钥匙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