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东德州某奶牛场因玉米价格上涨,每月饲料成本激增12万元。 场长刘伟尝试将大豆皮替代部分精饲料,三个月后每头牛日均产奶量反而提升1.2公斤,饲料成本直降28%(数据来源:山东省畜牧总站2025年调研报告)。这个案例揭示了大豆皮在饲料中的用途远超出传统认知,关键在于科学配比与加工技术。

大豆皮是豆油加工副产物,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检测:
| 营养成分 | 大豆皮含量 | 玉米含量 | 小麦麸含量 |
|---|---|---|---|
| 粗纤维 | 38% | 2.3% | 10.5% |
| 粗蛋白 | 11.5% | 8.7% | 15.7% |
| 中性洗涤纤维 | 65% | 9% | 35% |
大豆皮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是玉米的7倍(参考:《动物营养学报》2025年第6期),这种特性使其成为反刍动物理想的缓释能量源。但直接饲喂可能导致单胃动物消化率下降,需经特定处理。
场景一:泌乳牛饲料优化
内蒙古某牧场将大豆皮与青贮玉米按1:3混合:

关键工艺:颗粒化加工(直径4-6mm)可使容重从180kg/m³增至550kg/m³,便于运输储存。
场景二:育肥猪纤维补充
河南某猪场在日粮中添加8%发酵大豆皮:
| 指标 | 常规组 | 试验组 |
|---|---|---|
| 日增重 | 820g | 860g |
| 料肉比 | 2.8:1 | 2.6:1 |
| 腹泻发生率 | 12% | 5% |
复合菌剂发酵48小时后,粗纤维消化率提升42%(数据来源:农业农村部饲料工业中心)。

注意事项:
中性洗涤纤维:反映饲料中纤维素、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的指标,值越高消化速度越慢
泌乳净能:饲料中能被动物用于产奶的有效能量值
容重:单位体积饲料的重量,影响运输成本和动物采食效率
目前全国年产出大豆皮约1400万吨,但利用率不足35%。随着《饲料原料目录》将大豆皮列为常规原料,这项曾被视作废料的资源,正在改写养殖业的成本结构。您是否尝试过用大豆皮改良饲料配方?欢迎分享实践经验!🌾🐄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