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去年河北老王的养猪场闹出件怪事——200头育肥猪集体"罢工",日均增重从800克暴跌到300克。兽医排查到最后才发现,问题出在他为省钱停用了预混料。你可能要问:不就是些粉末吗?能有这么大影响?
先看组数据:2025年全国23省调查显示,未使用预混料的散户养猪场,猪只发病率平均高出42%,每头猪养殖成本反增15%。这就像给汽车加劣质汽油,短期看似省了油钱,长期却要花更多维修费。
饲料配方就像搭积木,缺了预混料这块关键组件,整个营养体系都会崩塌。举个真实案例:山东某猪场直接用玉米+豆粕喂猪,结果:

维生素缺口
猪群陆续出现皮肤溃疡、关节肿胀,后来检测发现维生素E含量仅为需求量的1/3。这直接导致母猪流产率飙升到27%,远超行业平均的8%
微量元素告急
饲料中锌含量不足引发大面积脱毛,30%的猪出现异食癖(啃墙皮、吃粪便)。治疗费用每头多花60元,相当于预混料成本的3倍
氨基酸短板
赖氨酸缺乏导致饲料转化率从2.8:1恶化到3.5:1。简单算笔账:200头猪多吃14吨饲料,按当前玉米价要多掏3.2万元

河南养殖户老张的教训更惨痛。停用预混料半年后,他的猪场爆发链球菌疫情,直接损失23万元。事后分析发现三个致命漏洞:
免疫防线崩溃
预混料中的维生素C、E和硒元素,本是抵抗应激的"三剑客"。缺失后猪群抗体水平下降40%,遇到降温就集体发烧
肠道生态失衡
没有酸化剂和益生菌的调节,大肠杆菌数量暴涨10倍。最严重时每天有5-6头猪拉稀脱水,兽药开支每月多花8000元

毒素堆积加速
霉变玉米中的黄曲霉毒素无法被吸附剂清除,导致肝脏损伤病例增加。屠宰时发现有17%的猪肝脏呈大理石纹,直接被拒收
很多人觉得预混料是"可有可无的开支",其实这笔账要倒着算:
| 项目 | 使用预混料 | 不用预混料 | 差值 |
|---|---|---|---|
| 日均增重(g) | 750 | 520 | -230 |
| 料肉比 | 2.8:1 | 3.5:1 | +0.7 |
| 出栏天数 | 165 | 195 | +30 |
| 治疗费(元/头) | 38 | 92 | +54 |
| 总成本(元/头) | 1560 | 1780 | +220 |
数据来源:2025年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调研报告
按当前猪价16元/公斤计算,每头猪少赚352元。200头规模猪场,相当于每年白丢7万元。

遇到特殊情况必须停用预混料时,江苏技术员老周摸索出一套应急方案:
自制营养包(每周补充2次)
发酵饲料增效
用EM菌发酵麸皮和豆渣,产生天然益生菌。老周的猪场实测显示,此法可使饲料利用率提升15%,但仍有8%的营养缺口

青饲料补偿
每日添加10%新鲜苜蓿或胡萝卜,补充维生素A、D。要注意洗净晾干,防止寄生虫感染。
干了20年饲料质检的老李说过:"见过太多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案例。去年有个养殖户用鸡预混料代替猪用,结果钙磷比失调引发软骨病,光医药费就赔进去11万。"
现在的预混料早不是简单的"维生素+矿物质"。新型产品会添加:

这些成分自己根本配不齐。就像手机零件能网购,但普通人永远组装不出苹果手机——专业的事还得交给专业工具。
特别提醒:如果遇到预混料断货,优先选4%型产品。这类预混料自带豆粕和鱼粉,混合时只需加玉米和麸皮,操作简单不易出错。千万别图便宜买散装料,去年市场监管总局抽检发现,32%的散装预混料重金属超标。养猪是场持久战,省小钱往往要吃大亏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