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晨五点的河北养殖场,老张盯着手机上的价格波动曲线犯愁:4月22日全国生猪均价14.93元/公斤,比月初涨了0.18元,但距离成本线还有差距。这种冰火两重天的行情,正是当前生猪市场的真实写照——五一备货需求遇上产能释放压力,价格在矛盾中寻找平衡点。

节日备货需求激增
屠宰企业开工率已从月初的45%提升至55%,北京新发地市场的白条日成交量增加12%。餐饮企业为应对五一客流高峰,采购量比平时增加30%-50%,成都某连锁火锅店最近三天就囤了5吨排骨。
二次育肥分流猪源
4月中旬以来,二次育肥户抢购标猪的现象加剧。数据显示,流向二次育肥的生猪占比已达33.54%,东北地区标猪溢价最高达0.3元/斤。这种现象导致适重出栏猪减少10%-15%,短期形成供应缺口。
饲料成本持续推高
豆粕价格同比上涨58元/吨,玉米均价维持在2.38元/公斤高位。自繁自养模式下,每头猪的饲料成本增加约40元,养殖户被迫提高出栏价。

产能释放压力山大
3月末能繁母猪存栏4305万头,超出正常保有量5%。这意味着未来半年每月将多出200万头生猪,5月中下旬压栏大猪集中出栏风险加剧。
消费复苏不及预期
虽然餐饮企业备货量增加,但家庭消费仍显疲软。商超数据显示,4月第三周猪肉零售量同比下滑8%,消费者转向价格更低的禽肉。
冻品库存虎视眈眈
当前冻品库存量是正常水平的120%,足够满足全国10天的消费量。一旦价格上涨过快,这些库存可能冲击市场。

节前(4月23-30日)
北方标猪价格可能冲击15元/公斤,南方高价区或达15.5元。但需警惕集团猪企月底集中放量,牧原等企业日投放量可能增加5万头。
节日期间(5月1-5日)
消费端迎来高峰,但屠宰企业可能压价收购。预计全国均价维持在14.8-15.2元区间,单日波动不超过0.2元。
节后(5月6日起)
压栏大猪(均重140公斤以上)开始出栏,日均供应量或增8%-10%。若消费回落明显,价格可能快速回调至14.5元以下。

在山东潍坊的养殖技术培训会上,从业二十年的赵师傅分享了他的"三三制"操作法:三成猪节前出栏锁定利润,三成等待节后补涨机会,三成转作二次育肥。这种方法在去年五一帮助他避开集中抛售潮,多赚了5万元。
值得注意的是,当前生猪期现价差扩大至1.2元/公斤,期货市场已提前反映节后回调预期。建议养殖户参考大连商品交易所生猪期货主力合约(LH2509)的走势,当现货价格高于期货200点时,就是分批出货的好时机。
(关键数据:4月23日河南外三元报价14.8元/公斤,较期货主力合约贴水150点)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