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是否发现周边养猪场突然清栏?据农业农村部最新监测,2025年下半年全国共计关停养殖单元23.7万个,其中涉及生猪产能约1860万头。但要注意的是,这里统计的"养猪场"既包括年出栏500头以下散户,也包含部分老旧规模场。在河北某生猪调出大县,实际关停的146家养殖场中,有83家已转产为有机肥加工或果蔬种植基地。

关停数据里的地域差异
梳理各省通报发现三个特征:
环保政策与成本倒逼双重压力
在浙江嘉兴的实地调查显示,关停养猪场主要受制于三大因素:
① 粪污处理成本从2025年每头28元涨至43元
② 玉米豆粕价格波动使饲料成本占比突破75%警戒线
③ 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合格率不足60%
值得注意的是,同期年出栏10万头以上的养殖集团仍在扩张,牧原股份2025年新增产能达420万头,这说明产业集中度正在快速提升。
散户退出的真实生存状态
山东聊城某退养户的转型案例具有代表性:

产能波动中的市场机遇
当前生猪养殖业呈现两极分化特征:
从产业演进角度看,养猪场数量减少实质上是生产关系的重构。广西扬翔推出的"铁桶模式"印证了这一点:合作农户在猪舍改造后,生物安全等级达到ASFV三级防控标准,每头猪养殖收益反而增加50元。或许未来的养殖业版图上,传统意义的"养猪场"将逐步进化为专业化生产模块——这不是衰退的征兆,而是现代农业必然的蜕变轨迹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