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置:首页 > 养殖技术 >
养猪场关停潮真相?数据背后的产业升级逻辑

作者:饲界新知 时间:2025-11-21 阅读:361

您是否发现周边养猪场突然清栏?据农业农村部最新监测,2025年下半年全国共计关停养殖单元23.7万个,其中涉及生猪产能约1860万头。但要注意的是,这里统计的"养猪场"既包括年出栏500头以下散户,也包含部分老旧规模场。在河北某生猪调出大县,实际关停的146家养殖场中,有83家已转产为有机肥加工或果蔬种植基地。

养猪场关停潮真相?数据背后的产业升级逻辑

​关停数据里的地域差异​
梳理各省通报发现三个特征:

  • 华北地区关停量占总量41%,其中河北、山东最为集中
  • 西南地区关停场户平均存栏仅38头,多为家庭副业
  • 广东地区关停产能中63%为楼房养猪项目
    对比2025年非洲猪瘟时期的关停数据,本轮关停潮呈现明显结构性调整特征。以新希望六和为例,其2025年主动关闭的27个猪场均属设计产能低于5万头的传统平层养殖场。

​环保政策与成本倒逼双重压力​
在浙江嘉兴的实地调查显示,关停养猪场主要受制于三大因素:
① 粪污处理成本从2025年每头28元涨至43元
② 玉米豆粕价格波动使饲料成本占比突破75%警戒线
③ 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合格率不足60%
值得注意的是,同期年出栏10万头以上的养殖集团仍在扩张,牧原股份2025年新增产能达420万头,这说明产业集中度正在快速提升。


​散户退出的真实生存状态​
山东聊城某退养户的转型案例具有代表性:

养猪场关停潮真相?数据背后的产业升级逻辑
  • 原存栏量:生猪800头,母猪45头
  • 关停补偿:获得政府退养补助32万元
  • 转型方向:改建为食用菌培养车间
    该农户透露,改造后的菌菇车间年收益较养猪时期提高18万元,且无需承担疫病风险。这类转型案例占关停总量的29%,显示产业退出并非单纯消失。

​产能波动中的市场机遇​
当前生猪养殖业呈现两极分化特征:

  • 年出栏5000头以下场户存活率仅34%
  • 集团化企业市场占有率提升至68%
    但值得关注的是,四川等地出现的"代养联盟"模式,通过将散户改造为标准化代养单元,使小规模养殖场存活率提升至81%。这种模式的核心在于统一供应仔猪、饲料和防疫方案。

从产业演进角度看,养猪场数量减少实质上是生产关系的重构。广西扬翔推出的"铁桶模式"印证了这一点:合作农户在猪舍改造后,生物安全等级达到ASFV三级防控标准,每头猪养殖收益反而增加50元。或许未来的养殖业版图上,传统意义的"养猪场"将逐步进化为专业化生产模块——这不是衰退的征兆,而是现代农业必然的蜕变轨迹。
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

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haosiliao.com/jishu/130001.html

标签: 养猪场,真相
Copyright ©2019-2024 好饲料网https://www.haosiliao.com/ 网站地图 豫ICP备2024087149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