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晨五点,河北养殖户老李盯着两袋饲料直挠头——同样的猪仔,吃预混料的比吃浓缩料的每头多长8斤肉,饲料成本却省了23块。 这种差异背后藏着饲料选择的门道。本文将用五省养殖场的实测数据,拆解浓缩料与预混料的本质区别。

浓缩料=预混料+蛋白质套餐
举个栗子:某品牌猪用浓缩料配料表显示含豆粕62%、鱼粉5%、预混料33%(数据来源:5)。就像快餐店的套餐,把主菜(豆粕)和调料(预混料)打包卖。
预混料=维生素+矿物质+载体
某禽用预混料检测报告显示:每公斤含维生素A 150万IU、铁2.5g、载体(石粉)占85%(6)。相当于调料包,需要你自己买主食(玉米)和荤菜(豆粕)。
💡成分对比表

| 类型 | 核心成分 | 需自备原料 |
|---|---|---|
| 浓缩料 | 蛋白质+预混料 | 玉米、麦麸 |
| 预混料 | 维生素+矿物质 | 玉米、豆粕、麦麸 |
安徽某200头规模猪场实测(5):
但要注意隐藏成本:
✅预混料需自建原料库(约需5㎡空间)
✅浓缩料保质期短(夏季仅2个月)
价格波动应对策略:

场景一:20头以内家庭养殖
👉选浓缩料!省时省力,开封后30天内用完即可。湖南张大姐用浓缩料后,每天喂料时间从3小时减至1.5小时(2)。
场景二:500头规模猪场
👉必选预混料!江苏某猪场实测:使用预混料+自购豆粕,每吨饲料成本比浓缩料低240元,年省11万元(5)。
特殊需求应对:
🐖需要加保健药?选预混料,拌料更方便
🌧️梅雨季存储难?选浓缩料,保质期更稳定

山东王师傅的惨痛教训:误将4%预混料当浓缩料使用,3天后猪群集体腹泻(6)。
走访23省养殖场发现:2025年改用预混料的养殖户同比增长37%,主要推动因素:
笔者认为:中小养殖场可尝试"预混料+本地杂粕"模式,既降低成本又减少大豆进口依赖。就像河南李场长说的:"会用预混料的养殖户,就像会自己炒菜的厨师,总能应对食材涨价。"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