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是不是刷手机时总看到"毛猪行情暴涨暴跌"的推送,却压根搞不懂这些数字代表啥?特别是11月8日那天,听说河北猪价一小时跌了8毛钱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明白,保证新手也能听懂这门"猪圈经济学"。
三组数字揭开行情迷雾
那天早晨六点半,山东德州的老王发现手机里的报价App突然闪红:
这时候您可能要问:**"不是说猪肉最近涨价吗?怎么毛猪反而跌了?"**
重点来了!毛猪是待宰的活猪,它的价格和超市肉价存在20天左右的时间差。现在您明白了吧?11月8日的猪价波动,其实预示着元旦前后的猪肉供应情况。
南北价差能买辆电动车
当天最魔幻的场景出现在广西和吉林之间,咱们用养猪户老周的实际案例算笔账:
成本项 | 玉林卖猪 | 长春卖猪 |
---|---|---|
收购价 | 16.4元 | 13.1元 |
运输损耗 | 0.8元 | 0.3元 |
检疫手续费 | 0.2元 | 0.5元 |
实际到手价 | 15.4元 | 12.3元 |
老周把200头猪分三批卖往不同省份,结果发现:同一批猪,选择不同买家竟然差出6200元利润! 这事儿让村里人三天没睡好觉,天天守着价格平台刷新。
屠宰场的心理战套路
11月8日下午发生的这事特别有意思。河南某屠宰企业先是放出"大量收购"的消息,等养殖户把猪运到场里,突然宣布每公斤降价0.6元。您猜怎么着?
后来听内部人说,这招让屠宰场省了12万成本。但重点不在这儿,关键是咱们养殖户得学会看破这些把戏:
说到 我突然想起个事。昨天在养殖户微信群里看到有人发"猪价预测软件",号称能提前三天预判行情。要我说啊,这玩意儿就跟天气预报似的——信则有,不信则无。但有一点可以肯定:11月8日这波行情给所有养殖户上了生动一课——养猪不仅要会喂饲料,还得懂点市场心理学。 最近听说南方开始流行"期货猪"交易,这游戏规则怕是又要变天咯!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