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:明明喂的是好饲料,动物却越长越瘦?新手如何快速判断饲料系酸力是否正常?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个藏在饲料里的"隐形杀手"。最近有个养殖户老张跟我吐槽,他家仔猪拉稀拉得止不住,结果一查问题就出在饲料系酸力上——光这一项就让每头猪少赚了80块钱!
一、系酸力到底是啥?为啥能把养殖户坑惨了?
说白了,系酸力就是饲料"吃酸"的本事。就像海绵吸水一样,数值越高,饲料消耗胃酸的能力越强。这里有个对比表,看完你就懂为啥要控制它了:
系酸力范围(mmol/kg) | 对动物的影响 | 养殖户肉眼可见的变化 |
---|---|---|
<25 | 胃酸被过度消耗,消化率暴跌 | 饲料撒一地,动物越吃越瘦 |
25-35 | 酸碱平衡最佳状态 | 皮毛光亮,日增重达标 |
>35 | 肠道变成病菌温床 | 拉稀、用药成本翻倍 |
二、新手最常踩的3个大坑
三、自测系酸力的土方法(厨房就能做)
准备材料:电子秤(精度0.1g)、小苏打、白醋、矿泉水瓶
对比实验室检测,这个方法误差在±3以内,足够日常监控用。省下的检测费都够买半吨饲料了!
四、调控系酸力的野路子真管用?
河南老王的实战经验:
不过要注意,不同阶段的调控策略完全不同:
可能有人要问:系酸力和PH值不是一回事吗?
好问题!这俩经常被搞混。举个栗子,往饲料里撒把小苏打(PH值飙升),但系酸力也会跟着涨——因为碱性物质会"吃掉"更多胃酸。所以说控制PH值只是治标,调控系酸力才是治本。
小编观点:现在很多养殖户跟风买高价添加剂,还不如先把基础工作做扎实。上周去参观个年出栏万头的猪场,人家就靠定期检测系酸力,硬是把料肉比做到2.6以下。说到底,养殖拼的不是高科技,而是把每个细节抠到极致的死磕精神。就像老话说的,"家财万贯,带毛的不算",这话放在系酸力管理上再合适不过了——你永远不知道哪个细节会让你赔得底朝天!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