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发现没?超市货架上的火腿肠包装上总能看到"新希望"三个字,不是说这公司是做饲料的吗?咋还卖起肉来了?这事儿就跟看到煎饼摊老板突然开起连锁餐厅一样魔幻。今儿咱就掰扯掰扯,这个被刻板印象耽误的农牧巨头到底藏着多少骚操作。
咱先唠点实在的,新希望确实靠饲料发家。光是去年生产的饲料就能装满20万个标准游泳池,这体量搁谁都得喊声"饲料界扛把子"。可你要以为人家只会拌玉米豆粕,那就太天真了。
说个冷知识:四川每三头猪里就有一头吃着新希望的饲料长大。但重点来了,人家早就不满足于当"猪界食堂",现在正忙着把喂大的猪变成你餐桌上的小酥肉呢!这事儿就跟种菜的不光卖菜,还开起了火锅店一个道理。
你可能要问了,饲料企业搞这些花活图啥?这就得说到他们的生存智慧了。去年财报显示,饲料业务虽然占了58%的营收,但利润大头居然在食品加工板块。举个接地气的例子:
这三级跳玩得比广场舞大妈还溜!在河北某养殖基地,我亲眼见过给猪戴"智能耳环"的骚操作——这玩意儿能实时监测体温运动量,比咱戴的智能手表还高级。
说到这儿你可能不信邪,养猪能有什么技术含量?那我可得给你爆个猛料:新希望的研发团队里藏着200多个博士,人家研究的"菌酶协同技术"能让猪少拉20%的粑粑。这可不是吹牛,去年他们养猪的料肉比降到2.4:1,等于每头猪能省出两顿火锅钱。
更绝的是那个"猪脸识别"系统,摄像头一扫就知道哪头猪没好好吃饭。有次我去参观,正好撞见工程师对着屏幕吐槽:"这头01385号今天才走了800步,明天得给它加餐!"好家伙,现在猪都过上智能生活了。
不过话说回来,这么大的摊子难免踩坑。去年猪价坐过山车那会儿,新希望养猪板块亏了二十多个亿,这事儿在业内闹得沸沸扬扬。但有意思的是,人家转头就把饲料生产线改造成了宠物食品车间,现在连你家猫吃的罐头都可能带着新希望logo。
我跟山东的养殖户老张聊过这个事,他叼着烟杆说:"这就跟种地的遇上旱灾改养鱼一样,活人还能让尿憋死?"话糙理不糙,这种见招拆招的本事,可不是光靠卖饲料能练出来的。
要我说啊,新希望这路子走得那叫一个"吃着碗里看着锅里"。饲料是饭碗得端稳了,但眼睛早盯上了整条产业链。下次你在便利店买即食鸡胸肉的时候,不妨看看包装袋——说不定你嚼着的就是饲料大佬的产业升级成果呢!这世道,不会玩跨界的企业跟咸鱼有什么区别?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