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头:
有没有发现刚断奶的小猪总爱拉稀?明明喂的是好饲料,怎么还掉膘?最近群里好些新手都在问:"大保育料和小保育料有啥区别?我家这30斤的猪该换料了吗?"说实话,刚开始养猪那会儿,我也被这些专业名词绕得头疼。直到亲眼见过两窝猪因为用错保育料,一窝拉稀拉得站不起来,另一窝直接变成僵猪,才明白选对饲料有多重要...
去年隔壁村老张的猪场就栽在这事上。他图便宜给小猪直接用大保育料,结果三天后猪圈成了"水帘洞",每头猪日均增重不到200克。反观用对饲料的老王家,同批猪日增重直接翻倍。这血淋淋的教训告诉我们:选料如选命。
保育阶段说白了就是猪崽的"青春期",这时候的饲料必须满足三个核心需求:
先看这张对比表你就懂了:
对比项 | 小保育料 | 大保育料 |
---|---|---|
使用阶段 | 断奶后10-25斤 | 25-60斤 |
粗蛋白含量 | 21%左右(高蛋白) | 17%-19.5% |
核心成分 | 乳清粉+鱼粉 | 玉米+豆粕为主 |
每斤成本 | 2.2元左右 | 1.8元左右 |
换料方式 | 7天过渡法 | 可直接换料 |
这里有个关键细节:小保育料里必须含3%-5%的乳清粉,就跟婴儿要喝奶粉一个道理。你要是用大保育料直接喂刚断奶的小猪,就像给新生儿喂米饭——不拉稀才怪。
上周二去饲料市场转悠,发现80%的新手都在犯这三个错:
这里教大家个绝招:抓起饲料搓一搓。好的小保育料应该有奶香味,颗粒细腻不扎手。要是闻到腥臭味或者有结块,赶紧退货。
Q:我家猪30斤了,为啥换大保育料后反而拉稀?
A:八成是你没做过渡!正确操作应该是前3天新旧料3:1混合,后4天逐步替换。就跟咱们换季添衣服一样,得有个适应过程。
Q:自配料能替代保育料吗?
A:新手千万别试!自配料的营养均衡性很难把控。去年镇上老李自己配的料,钙磷比例失调,整窝猪全得了软骨病。
Q:网上说低蛋白料更好,靠谱吗?
A:这事儿得辩证看。低蛋白≠低营养,关键要看氨基酸平衡。现在大厂都在用"八种氨基酸平衡技术",粗蛋白降了但猪长得更快。不过小厂的技术可能还做不到这点。
刚开始养猪那会,我也被所谓"万能保育料"坑过。后来才明白:没有最好的料,只有最合适的阶段。现在我的猪场固定用某品牌三阶段方案:断奶头周用教槽料,10-25斤用小保育,25斤后转大保育。去年出栏的800头育肥猪,料肉比直接降到2.6:1。
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:别在保育料上抠成本。一包料差20块,一头猪也就多花40块,但用错料导致的日均增重下降,每头猪至少少赚200块。这笔账,咱们养猪人可得算清楚...
: 1
: 3
: 6
: 7
: 8
: 9
: 10
: 11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