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有人私信问我:"刷短视频看到襄大代养猪广告说年入50万,这事靠谱不?"这话问得我直挠头。去年山东老哥代养半年倒贴70万,湖北老乡被扣了28万押金打官司败诉,但襄阳杨群山却年入60万。今儿咱们就仔细聊,看看这到底是致富新路还是隐形天坑。
先说点实在的,襄大确实搞过政府牵头的正经项目。比如襄阳正大那个"四位一体"模式,政府出钱建猪场、企业运营、银行贷款、农户出地代养。按他们官方说法,代养户每头猪能拿120-150块,像襄阳杨群山养3200头猪,一年就收了60万代养费。
不过这里头有个大坑——襄阳正大和襄大农牧根本不是一家公司!正大那个项目有政府全程盯着,襄大农牧这边纠纷可多了去了。2025年松滋猪场把粪水排进村民吃水的堰塘,闹到环保局开85万罚单才解决,这种破事在正规项目里压根不可能出现。
咱直接上对比表格,看完你就知道水深了:
项目 | 政府合作项目 | 普通代养模式 |
---|---|---|
押金 | 政府贴息贷款 | 自掏1-3万 |
饲料价格 | 统一定价 | 比市价贵60% |
猪苗死亡率 | 企业全担 | 农户担26% |
代养费结算 | 月结保底120元 | 出栏后扣钱 |
重点来了:襄大农牧合同里藏着三大杀招:
问题1:说好的一头猪赚200,到手能剩多少?
看合同!襄阳正大项目白纸黑字写120元保底,猪价暴跌时企业倒贴7000多万也要履约。可襄大农牧的合同模棱两可,山东老李的猪养到300斤,企业说"超重部分不算钱",硬生生少拿2万。
问题2:启动资金要多少?
政府项目最划算——建个1400头规模的猪场,政府每栋补贴20万,还能用租约质押贷款50万。要是自己单干,押金+饲料垫付少说准备5万。
问题3:环保检查会不会被罚?
正规项目都配沼气发电和有机肥车间,像正大在枣阳搞的种养结合,沼液还田率超七成。但襄大农牧在松滋直接排污,被罚了85万。
问题4:碰上猪瘟咋整?
正规合同会写"疫情损失企业担",但有些会让你签"意外风险自担"的补充协议。2025年襄大高管涉黑案里,有养殖户被威胁低价卖猪,这种哑巴亏吃不得。
问题5:干几年能回本?
襄阳正大数据显示平均2年回本,但襄大农牧的农户普遍反映前三年都在还贷款。90后肖寒跟襄大合作养4000头猪,倒是真赚了80万,不过这种毕竟是少数。
去年数据挺有意思:跟襄大合作的农户里,35%年入20万+,但有42%陷进合同纠纷。要我说,这行当就跟开盲盒似的——碰上政府监管的正规项目能旱涝保收,遇上玩套路的公司血本无归。
给新人三条保命建议:
养殖圈有句老话:"企业包赚的承诺,八成是风险转移的套路"。代养的本质是风险共担,可不是风险消除。那些吹得天花乱坠的广告,您呐,还是多个心眼儿吧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