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位刚入行的养殖朋友,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?明明饲料一袋袋喂着,动物就是长不壮实,还三天两头生病。最近老王家的猪场就因为饲料问题,一个月多花了2万块医药费!新手如何快速涨粉(这里指养殖效益)的关键,可能就藏在你们天天用的饲料里——今天咱们就唠唠这个饲料含粉率高到底能闯多大祸。
先给你们看组数据:某鸡场用含粉率18%的饲料,比用含粉率8%的饲料,每只鸡要多消耗1.3斤饲料。换算成钱的话,1000只鸡养到出栏,光饲料费就多花5000块!这还只是冰山一角,更闹心的还在后头:
(举个真实案例:去年河北有个养鸭场,因为饲料含粉率超标,鸭群平均增重慢了15天,直接错过春节高价期,损失了8万块!)
可能有人要问:饲料出厂时明明是颗粒啊,怎么到我这成粉了?其实啊,饲料变粉就像饼干受潮,中间有好多环节能出岔子:
环节 | 常见问题 | 粉化率增加幅度 |
---|---|---|
原料配比 | 玉米比例过高,粘性不足 | +5%-8% |
加工过程 | 制粒温度低于75℃ | +10%-15% |
运输储存 | 装卸抛掷超过3次 | +8%-12% |
举个简单例子:饲料里的淀粉就像胶水,如果加工时温度不够,淀粉糊化不彻底,颗粒一碰就碎。这就跟蒸馒头火候不够,馒头容易散架一个道理。
Q:饲料含粉率高能不能将就着用?
千万别!去年山东有个养鱼户,觉得粉料沉底鱼也能吃到,结果池塘底部积了30厘米厚的饲料残渣,直接导致水体缺氧,一塘鱼全翻了白肚。
Q:怎么判断自家饲料粉化率超标?
教你个土办法:抓把饲料从1米高自由落下,要是碎粉超过15%,赶紧联系厂家。正规检测要用专业筛分仪,国家标准是颗粒饲料含粉率≤10%。
Q:运输造成的粉化能避免吗?
选带防震层的运输车,要求司机每车装卸不超过2次。有条件的在饲料袋里加层内膜,能减少5%-7%的破碎。
搞养殖就跟养孩子似的,饲料就是孩子的饭。你想想,要是天天给孩子吃泡烂的方便面,他能长好吗?现在饲料厂竞争激烈,有些小厂家为省成本偷工减料,咱们养殖户可得擦亮眼。下次进货前,先抓把饲料做个自由落体测试,这招能帮你避开80%的坑!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