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位养猪的老铁们注意啦!最近是不是发现圈里的猪崽耷拉着耳朵不爱动弹?食槽里的饲料总是剩下一半?先别急着骂猪挑食,今儿咱们就掰扯掰扯这个让养殖户头疼的难题——猪脱水到底是怎么搞出来的?
去年开春老周家的猪场就栽在这事上。他贪便宜买了批促销饲料,结果三天后保育舍的猪集体拉稀。问题就出在饲料的盐分超标,检测发现钠含量是标准的2.3倍,猪吃完就跟喝了海水似的,肠道里的水分全被盐分倒吸走了。
关键对比数据:
安全范围 | 危险临界值 |
---|---|
食盐含量0.3-0.5% | 超1%即现中毒症状 |
日饮水量8-12升 | 超15升预警脱水 |
换料过渡期5-7天 | 直接换料3天发病 |
划重点:突然更换饲料这事儿最坑新手!上个月西村王叔给猪换料没过渡期,直接导致15头育肥猪脱水。记住要按阶梯式换料法——前三天新旧料按1:3比例混合,后四天逐步调整到全价料。
去年三伏天连续38℃高温,咱们这片区养猪场集体遭灾。冷知识预警:猪的汗腺仅分布在鼻尖!它们主要靠喘气散热,当环境湿度超75%时,猪每小时要流失体重的1.2%水分,相当于200斤的猪每小时蒸发2.4斤水。
自问自答时间:
Q:同样高温为啥老把式们的猪场损失小?
A:关键是立体降温组合!他们会在水泥地面铺湿麻袋(比直接洒水多维持4小时降温),还会在猪舍西侧种爬藤植物(比遮阳网降温效果提升30%)。
这事儿最要命——拉稀引发脱水,脱水加重拉稀。上月李婶家仔猪发病,她急着用止泻药反而更糟。根源在母猪饲料霉变,导致奶水含黄曲霉毒素,这时候应该先补葡萄糖盐水,而不是急着止泻。
急救三原则:
要我说,养猪这事儿就得练就"火眼金睛"。猪尾巴打卷、眼角有黄色分泌物、走路后腿打晃,这都是脱水前兆。现在有些新手太依赖检测设备,其实最管用的是老养殖户的土法子:晨起看水槽,午间查粪便,傍晚听呼吸。记住了,防脱水这事,早发现比啥特效药都金贵!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