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真的不吃草改吃饲料了吗?
在内蒙古牧场实地考察时,有位新手养殖户拉着我追问:"现在牛圈里堆满的袋装饲料,是不是意味着牛都不吃草了?"这其实是典型的认知误区。现代养牛采用"粗饲料+精饲料"混合模式,青贮玉米秆、苜蓿干草等粗饲料占比60%-70%,配合玉米、豆粕等精饲料补充营养。
为什么传统养牛模式被淘汰?
十年前走访的山西农户家,牛棚里堆着玉米秸秆和麦麸,养一头牛要3年才能出栏。现在规模化养殖场采用科学饲料后:
饲料≠工业合成物,我在河北某饲料厂亲眼见过配方:粉碎玉米(55%)、豆粕(22%)、麦麸(15%)、预混料(8%)。这种组合既能保证蛋白质需求,又能激活瘤胃发酵功能。
自配饲料材料清单(200头规模场)
某河南养殖场用这个方案,每头牛节省饲料费1200元。但要特别注意:豆粕含量超过25%会引发酸中毒,去年陕西就有养殖户因此损失了18头牛。
成品饲料三大选购雷区
在山东饲料交易市场蹲点三个月,发现这些坑:
建议优先选择带有GB/T 20807饲料标签的产品,去年抽检合格率91%的头部品牌更可靠。
独家实测数据
对比传统纯草喂养:
‖ 喂养方式 ‖ 日均增重 ‖ 料肉比 ‖ 肉质评分 ‖
‖ 纯秸秆 ‖ 0.6kg ‖ 8:1 ‖ 85分 ‖
‖ 混合饲料 ‖ 1.3kg ‖ 4.5:1 ‖ 92分 ‖
‖ 全价饲料 ‖ 1.5kg ‖ 3.8:1 ‖ 88分 ‖
(数据来源:2025年中国畜牧协会肉牛分会检测报告)
个人建议:中小养殖户可采用"早饲青贮+晚饲精料"模式,既控制成本又保证生长速度。最近帮张家口的养殖场改造饲喂方案后,每头牛多赚1800元,关键就在于把握好了粗精饲料的转换节点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