🤔 黄白痢是啥?症状咋区分?
各位养猪的朋友们,有没有遇到过刚出生的小猪崽突然拉黄水、白稀便?这时候千万别慌!先来认识下这个磨人的"黄白痢双煞"。
根据广西农业农村厅的资料,简单来说:
- 黄痢:1周内的小猪专属,拉黄色黏稠便便,腥臭味特别重,死亡率能到50%!
- 白痢:10天后的小猪多发,拉灰白稀便,虽然死亡率低,但会让猪崽变成"僵猪"(就是长不大的小可怜)。
举个栗子,就像咱家张大哥去年养的猪,有窝小猪3天开始拉黄水,3天就没了5只,后来才知道是黄痢没及时处理...
🆘 紧急!发现症状三步走
要是看到猪崽撅着屁股拉稀,先别急着找药!记住这三板斧:
- 隔离病猪:马上把拉稀的猪崽和母猪分开(不然一窝全完蛋)
- 清理战场:用两种消毒剂轮着喷猪圈,比如先用火碱水再用过氧乙酸
- 补液救命:自制补液盐(食盐+小苏打+葡萄糖)用针管慢慢喂,防脱水超管用
💊 用药指南:这样治才有效
说到用药,很多新手会犯愁:"为啥我用了药总不好?" 这里头学问可大了!
根据福建农业农村厅的提醒,选药要讲究策略:
- ✅ 首推粘杆菌素、新霉素(肠道不吸收,药效更持久)
- ❌ 慎用庆大霉素(容易产生抗药性)
- 🧪 有条件一定要做药敏试验(就跟人做过敏测试一样)
比如李姐家猪场去年黄痢爆发,做了药敏发现对磺胺类完全耐药,换成粘杆菌素才控制住疫情
🛡️ 预防才是硬道理!
老话说"防大于治",特别是这几点要记牢:
- 母猪免疫:产前30天、15天各打1次大肠杆菌疫苗(基因工程苗效果更好)
- 初乳管理:小猪出生2小时内必须吃够初乳(免疫力就靠这个了!)
- 环境控制:温度保持28℃以上,湿度别超70%(买个温湿度计才几十块)
像王老板的猪场坚持每周轮换消毒,这两年再没爆发过黄白痢
💡 个人经验谈:这些坑千万别踩!
养猪五年踩过无数坑,总结出血泪教训:
- 别迷信"特效药",去年流行的某进口药今年就失效了
- 消毒不是喷越多越好,两种消毒剂交替用才科学
- 补液比止泻更重要!(有次救了脱水小猪,拉稀反而自愈了)
- 新手最容易忽视母猪健康,其实80%问题出在母猪身上
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:治黄白痢就像打仗,既要快速反应(治疗),又要修建堡垒(预防)。把这套组合拳打好了,保准你家猪崽健健康康长膘!要是还有啥不明白的,随时可以到当地兽医站咨询(记得要他们做药敏试验哦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