哎大伙儿说说,现在回村搞养殖是不是条好出路?眼看着二叔家的养鸡场扩建了三回,老张家羊圈里的小崽子活蹦乱跳,心里头难免痒痒。可新手真要动手建养殖场,光是前期准备工作就让人头皮发麻——别慌!照着这份接地气的指南来,保管你少走冤枉路。
你说建场子最要紧的是啥?去年咱们村东头老李在河滩地建鸭棚,一场洪水直接冲走八千本钱。选址学问大着呢,记住这三个死规矩:
①地势必须高出周边1米(别嫌麻烦,每年汛期能救场子)
②离村居最少500米(省得半夜听骂街)
③必须三通一平(水电路+场地平整,缺一不可)
邻村王哥去年建牛场就吃了选址的甜头,特意选了个背风坡地。结果今年春天天天下雨,周边牧场闹腹泻,他家牛群硬是没事。现在信选址能救命了吧?
新手最犯愁的就是钱袋子。这么说吧,建个能养30头母猪的标准场,至少要准备25万。不过有这三招能省下小十万:
➦ 旧厂房改造比新建省40%(村委那闲置仓库正合适)
➦ 申请农业部补贴最高补50%(后面教你怎么操作)
➦ 设备分阶段购置(先买喂料机再买清粪车)
前年我帮表弟整了个简易兔舍,旧砖房改造花了不到三万。现在人家每月出栏200只肉兔,回本早赚翻了。
上个月县里又关停了8家养殖场,都是栽在环保手续上。现建场子要搞懂"四个必须":
必须办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
必须建三级粪污处理池
必须留防疫隔离带(种上速生杨还能创收)
必须装在线监测设备(现在查得严)
有个取巧法子:把养殖场和蔬菜大棚绑着申报。咱们镇上老刘就这么干的,猪粪直接进大棚当肥料,环评一次过,还拿了五万补贴。
市面上的养殖设备看得人眼花,记住这三个"不买"原则:
✘ 功能花哨的不买(多功能=样样不精)
✘ 非标尺寸的不买(坏个零件能急死)
✘ 二手电器设备不买(漏电不是闹着玩)
必备设备就四样:自动喂料机、温控系统、消毒喷雾器、通风设备。像我们村刚起步的养殖户,都是先买核心设备,其他慢慢添置。
还在愁选哪种建设方案?直接上干货对比:
类型 | 砖混结构 | 钢架大棚 | 旧房改造 |
---|---|---|---|
成本 | 320/㎡ | 180/㎡ | 90/㎡ |
寿命 | 15年 | 8年 | 5年 |
优点 | 坚固耐用 | 搭建快速 | 成本极低 |
缺点 | 改动困难 | 保温差 | 受限多 |
建议新手先从钢架大棚起步,等摸清门道再升级。去年河西村十几个养殖户都用这法子,人均省了四万启动资金。
别说办证麻烦,去年我陪发小跑手续摸出门道了。必备四个本子:
偷偷告诉大伙儿:现在县级政务服务中心都有"养殖专窗",带齐材料一天就能办妥,千万别像无头苍蝇到处跑。
干了十年养殖场设计,最想劝新手的就三句话:先试养再扩建,要傍大腿别单干(找龙头企业合作),必须留够救命钱。就像我指导的张家洼养殖小区,先建两个试验棚测了一年,现在二十个标准棚年入百万。记住啊,搞养殖场建设不是赛跑,而是马拉松,活得久才是真本事!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