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别说,最近养殖户群里吵翻了天。老张头非说次粉就是麸皮,李大姐坚持认为属于工业废料,这事儿闹得连饲料店老板都出来辟谣。咱们今儿就把这事儿掰扯清楚,顺便聊聊怎么用才不糟蹋钱。
先整明白啥是次粉。这玩意儿其实是小麦加工成面粉时,介于精粉和麸皮之间的那层"夹心",专业点叫"小麦次粉"。去年河南某饲料厂检测报告显示,他们进的次粉粗蛋白含量在14-17%之间,比玉米高近5个百分点。不过要注意,市场上常有人把米糠次粉掺进来卖,那营养价值可就差老鼻子了。
三大核心价值得记牢:
• 能量补充:代谢能可达3.1兆卡/公斤,比大麦还高
• 粘合作用:颗粒饲料成型率提升20%左右
• 成本控制:当前价格比玉米每吨便宜300-500块
山东某养鸡场去年闹过笑话。他们按15%比例添加次粉,结果鸡群集体拉稀。后来发现是采购的次粉灰分超标到6.8%(国标要求≤4%)。现在他们采购时必做三项检测:
常见使用误区包括:
• 直接替代玉米超10%用量
• 忽视季节性含水量变化
• 与棉粕搭配引发消化问题
河北养猪户王哥今年三月试过完全停用次粉。结果饲料成本每吨涨了200块不说,猪群还出现毛色暗淡问题。后来重新添加8%次粉配合0.1%酶制剂,料肉比从2.8降到2.6。现在他家饲料配方写着:"次粉不过八,玉米不加把"。
应急替代方案得备着:
√ 米糠粕+植物油(成本上浮5%)
√ 啤酒糟+糖蜜(适口性提升)
√ 木薯渣+淀粉酶(适合禽类)
说到加工标准,2025年新出台的《饲料用次粉》团体标准划了硬杠杠。灰分超4%的直接划为不合格品,粗纤维低于2%的才算优等品。广东某饲料厂为此专门上了近红外检测仪,每车原料30秒出结果,去年光质量索赔就追回12万。
关键加工参数要盯紧:
→ 粉碎细度控制在1.5-2.0mm
→ 混合时先与豆粕预混
→ 制粒温度不超过75℃
最后说点大实话。现在有些商家把面粉厂扫地土当次粉卖,这缺德玩意儿重金属超标十几倍。建议养殖户要么自己买小麦加工,要么固定找三家以上供应商比价。记住,好次粉捏在手里应该像细沙子,太滑或太糙的都有猫腻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