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河北老李看着地里堆成山的玉米秆直发愁,隔壁老王支了个招:青贮饲料就像腌酸菜,闷着闷着就成宝! 具体操作分三步:
成本账:每亩秸秆处理成本80元,制成青贮饲料价值300元。张家口某牧场用这法子,每年省下30%精饲料开支。
北京怀柔山区的老张去年买了台秸秆膨化机,把枯黄的玉米秆塞进去,"嘭"的一声变成金黄色的膨化饲料。这玩意儿咋用?
指标 | 普通秸秆 | 膨化秸秆 |
---|---|---|
粗蛋白 | 4% | 7.2% |
消化率 45% | 68% | |
储存时间 | 3个月 | 12个月 |
养殖户反馈:牛羊吃膨化饲料后,每天多长肉200克,粪便里再看不到未消化的秸秆渣。
广西王大姐的农家院只有5头牛,摸索出三种省钱妙招:
水泥池氨化法:
编织袋微贮术:
石灰水软化法:
成本对比:氨化法每吨成本60元,微贮法85元,比买成品饲料省一半。
青岛某智能牧场已实现:
个人见解:别被五花八门的技术晃花眼!东北用青贮、华北玩膨化、南方搞氨化,选对路子最关键。记住好饲料三分靠技术,七分看用心,下次见着推销"万能发酵剂"的,先问他:"您这菌种耐得住零下30度不?"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