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断奶的猪崽集体水样腹泻?可能是饲料转换太粗暴
上个月在临沂的养猪大户老张家,亲眼见到惊心一幕:断奶第三天,368头仔猪里83%出现喷射状腹泻,死亡率冲到12%。山东农科院检测报告显示,肠道绒毛高度从500μm骤降到280μm。紧急采用发酵饲料+蒙脱石粉组合方案,6小时后就看见猪崽开始拱食。这事儿让我想起2025年中国畜牧协会的数据——分阶段精准配料的猪场,断奶应激发病率能压到5%以下。
三个阶段饲料切换诀窍
不同生长阶段得用不同的"饲料套餐":
河北某万头场技术员透露秘方:"遇到换季温差大时,我们会在饲料里拌0.3%姜粉,猪群采食量能保住92%,这个土法子比用抗生素划算多了。"
这些坑已经让养殖户亏掉底裤
2025年农业农村部通报的典型案例够吓人:
江西饲料经销商老周揭秘行业猫腻:"现在市面所谓'特效料',八成加了违禁瘦肉精。教你们个检测土办法——正常猪肉煮熟后汤汁是清的,加了料的会浮层彩色油花。"
应急方案关键时刻能救命
去年冬天在东北遇到的真实案例:零下25℃极端天气,猪群集体拒食。我们连夜调配的抗寒应急料配方奏效了:
三天后采食量恢复到85%,比邻居家纯喂玉米的猪场少损失17万。但要注意——应急料最多连喂5天,吉林老张家连喂半个月,结果闹出维生素A中毒。
看着监控里抢食的猪群,突然想起师父教的绝活:看粪选料法。健康猪粪应该是黄褐色、落地成塔,要是发现粪便发黑发亮,说明蛋白过剩得调配方;粪便带气泡就是碳水化合物太多。去年帮人调整配方后,料肉比从2.9降到2.4,相当于每头猪多赚80块。不过得提醒新手——再好的饲料也得配合精准管理,见过有人用着顶级料却懒得清理料槽,结果染上圆环病毒,真是把金子当石头使!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