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晨四点的猪舍警报又响了,老李看着体温监测屏上跳动的39.8℃,第18次把退烧针换成了温水盆。去年他的养猪场因为温度误判,白白浪费了2.3万元药费不说,还赔进去37头临出栏的肥猪。今儿咱就掰扯清楚这个要命的温度问题,保准你看完能省下真金白银。
大猪到底多少度算正常?
这事儿可得分场合唠:
去年隔壁县养殖场的教训够深刻——把39.1℃的待产母猪当发烧治疗,结果导致早产死了8头猪崽。记住手测三部位准没错:耳根、大腿内侧、肛门三角区,这三个点温差不超过0.5℃就安全。
温度失控要花多少钱?
咱拿真实账本说话:
今年开春王庄养殖场的案例够吓人:因为地暖温控器故障,50头猪集体低温,最后光抢救就花了1.8万。要我说啊,每天巡查三次温度比啥高科技设备都管用。
三招稳住温度省大钱
老兽医的土法子真能救命:
重点说说这个湿拌料的门道。去年我跟踪记录的养殖户老张,用35℃温水拌料后,猪群凌晨体温全部稳定在38.6-39℃之间,日增重多了120克。这可是实打实的数据,人家现在逢人就夸这是"保命饲料"。
电子设备真不如老把式?
这话可能得罪人,但事实摆在眼前:
上个月去参观现代化猪场,看见技术员拿着八千块的测温枪满栏跑,结果测出来数据还没老饲养员的手掌准。要我说,凌晨五点的猪舍巡查比啥黑科技都靠谱,这个点的体温才是真基准。
现在你该明白了,大猪温度这事就是个动态平衡游戏。下次看见体温计上的数字先别慌,伸手摸摸猪耳朵,看看料槽剩多少,比对着手表数心跳更实在。对了,听说最近玉米又要涨价,把温度控稳当点,说不定能把饲料钱省回来呢!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