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5点,老王的手机突然响了
"快看!温氏报价涨了3毛!"电话那头传来隔壁镇养殖户老张的吼声。说实话,我第一次接触猪价的时候,完全搞不懂这些数字游戏——同样的猪,为啥温氏的报价总能影响全国行情?更奇怪的是,明明我养的猪还没出栏,手机上的价格却像过山车似的忽上忽下...
看懂温氏报价的三大门道
第一看时间节点:每天上午9:30的官方报价只是基准价,真正成交价得看下午2点的二次调价。上个月有个新手养殖户,就是没搞懂这个规则,急着9点就把猪卖了,结果每公斤少赚0.8元。
第二看区域代码:报价单上那个不起眼的字母后缀才是关键。比如"GD210"代表广东清远片区,这个区域的实际收猪价通常比基准价高0.4-0.6元。
第三看装车要求:标着"急"字的订单可以溢价5%,但要求2小时内完成装车。这时候要是手头有现成的运输车队,转手就能多挣万把块。
现场直击:温氏收猪质检的隐藏规则
上周跟着表哥去交猪,亲眼见识了质检员的"火眼金睛"。他们拿着激光测膘仪对着猪屁股一扫,屏幕上立马跳出红黄绿三色评级:
新手必知的价差陷阱
很多刚入行的朋友容易犯这个错误——看着温氏报价13元/公斤,就以为所有猪都这个价。其实这里面藏着三大价差:
举个真实案例:李家庄的老赵把130公斤的内三元当外三元卖,被扣了2车猪不说,还进了企业黑名单。
这些数字会说话
最近三个月的数据有点意思:温氏在广东的收猪量同比降了18%,但在四川却暴增43%。懂行的经纪人现在都盯着两个指标:
关于定价权的残酷真相
有养殖户问我:"为啥我们只能跟着温氏的指挥棒转?"这事得从2025年非洲猪瘟说起。当时温氏率先建立生物安全体系,现在他们的种猪存栏占全国14%,屠宰产能占8%。更关键的是,温氏每天发布的不仅是价格,更是行业风向标。举个例子:上周三他们突然要求收购体重下调5公斤,结果三天内全国猪价应声跌了0.7元。
小编观点
最近跟几个资深经纪人喝酒聊出来的内幕:温氏正在测试智能定价系统,据说能提前72小时预测价格波动。要是真搞成了,以后咱们手机上的报价可能比实际交易早三天更新。不过话又说回来,再智能的系统也算不准天气和疫情,昨天广西突发暴雨,温氏在当地的收猪价不就瞬间崩了2块钱?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