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有没有想过,同样一袋饲料,为啥隔壁老王的猪场总能多赚20%?
去年在山东临沂,养殖户老张发现自家的育肥猪日增重比邻居少了整整200克。折腾了两个月找原因,最后发现问题出在预混料上——老王用的新型预混料里添加了缓释型微量元素,让猪的吸收率提高了35%!这事儿让我明白,预混料就像炒菜的调料包,成分选对了才能炒出好菜。

说白了,预混料就是饲料里的"营养大礼包"。它不能直接喂动物,得和玉米、豆粕这些主食拌着吃。好比咱们吃方便面,光有面饼不行,得配上调料包才有味道。
这里头主要装着六类宝贝:
去年我帮河南一个猪场做改造,发现他们用的预混料里维生素E含量虚标了40%。这事儿教会我,选预混料得学会看门道。

维生素要看稳定性:
普通维生素C在高温季节损耗率能达到40%,而纳米包被型的稳定性能提到92%。就像防晒霜,普通款的出汗就没了,防水型的才能持久防护。
矿物质要看吸收率:
无机微量元素吸收率只有30%左右,有机的能达到60%以上。好比吃钙片,碳酸钙便宜但难吸收,柠檬酸钙贵点但效果好。
氨基酸要讲平衡:
蛋氨酸和赖氨酸的比例得控制在1:3,就像炒糖醋排骨,糖和醋放不对比例就难吃。去年河北有个养殖场把蛋氨酸多加5%,结果猪集体拉稀,这就是典型的不懂搭配。

结合这些年走访猪场的经验,给大家个万能公式:
玉米65% + 豆粕22% + 麸皮8% + 预混料5%
(举个栗子:1000斤饲料=650斤玉米+220斤豆粕+80斤麸皮+50斤预混料)
这里头有三大关键点:
去年双十一豆粕涨价那会儿,我教云南的养殖户用棉粕+菜籽粕替代部分豆粕,每吨饲料省了180块,日增重只少了20克。这事儿说明,灵活调整比死守配方更重要。

干了十几年养殖,我发现三个铁律:
未来的趋势我看准两点:
说到底,预混料就是个工具。就像手机,再高级的型号也得看谁用。记住这句话:没有最好的预混料,只有最懂配方的养殖人。哪天你要是发现猪吃得香长得快,别忘了给预混料记一功!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