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去年秋收时,河南老王的300头育肥猪突然集体拉稀,兽医诊断是玉米霉菌毒素超标。改用次粉型预混料+小麦替代方案后,15天粪便成型率回升到95%。这里头的门道在于:
应急操作指南:
(数据来源:郑州新纪元饲料5年跟踪数据)

河北某500头母猪场长期受困于21%的仔猪死亡率,改用次粉型哺乳母猪预混料后,存活率提升至94%。核心在于:
关键指标变化:
| 指标 | 传统方案 | 次粉方案 | 
|---|---|---|
| 21日龄窝重 | 58kg | 72kg↑ | 
| 子宫炎发生率 | 23% | 7%↓ | 
| 年淘汰率 | 40% | 28%↓ | 
(数据来源:农博牧星母猪场实测)

山东老李的50头自繁自养场,通过12%次粉浓缩料+本地采购方案,每头猪节省127元:
成本明细对比(200头规模):
| 项目 | 玉米型方案 | 次粉方案 | 
|---|---|---|
| 原料采购种类 | 9种 | 4种↓ | 
| 日均增重 | 720g | 780g↑ | 
| 吨饲料成本 | 2850元 | 2410元↓ | 
(操作要点:次粉粉碎粒度2.0mm,夏季添加0.3%小苏打防酸中毒)

广西某猪场去年因饲料霉变损失23万元,改用次粉型预混料+现场调配模式后实现零霉变:
效果验证:
(关键提示:禁用陈年次粉,需检测灰分≤3%)

陕西某场引进丹系种猪时,通过次粉过渡方案7天完成饲料转换:
过渡效果:
(注意事项:过渡期保证饮水器流速≥2L/分钟)

在山东、河南等小麦主产区,次粉+豆粕+预混料模式已替代60%传统玉米型饲料。最新跟踪数据显示:持续使用6个月的猪场,抗生素成本下降55%,每头母猪年多产1.8头活仔。但要注意——次粉质量参差不齐,建议优先选择面粉厂直供的灰分≤3%、麸皮含量≤5%的优级次粉。
(警示案例:某场使用掺入10%石粉的劣质次粉,导致钙磷比失衡引发12%母猪产后瘫痪)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