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位刚入行的养殖户,咱们今天就唠点实在的。前两天有个小伙子问我:"王哥,我在饲料店里看懵了,预混料和小料价格差这么多,这两东西是亲兄弟还是死对头啊?" 这问题问得好啊,就跟新手学开车分不清油门刹车一样要命。咱先别急着掏钱买饲料,今儿个就仔细讲讲这里头的门道。

(咳咳,这里插句不相干的,最近总有人问我"新手如何快速涨粉",要我说啊,搞养殖的得先弄明白饲料基础才行,流量都是后话)
你见过老中医抓药不?预混料就是那包已经配好的药材底子。比如给鸡吃的饲料,它会按科学比例包含维生素ABCDE、矿物质铁锌铜,还有氨基酸这些玩意儿。重点在于配方已经调配完成,就跟泡面里的调料包似的,直接撒到主粮里拌匀就能用。

举个真实例子:河南老李家去年用某品牌4%蛋鸡预混料,往玉米豆粕里一兑完事,产蛋率硬是比隔壁村自己配的高出7个百分点。这可都是钱啊!
小料就好比你做饭时的单独调味料。比如禽用多维素、氯化胆碱这些,是需要自己组合搭配的原材料。这就得养殖户变身营养师,得知道1吨饲料该放多少克维生素、多少斤石粉。
这里头最容易踩的坑是:有人把碳酸钙当小料买回来,结果和预混料里自带的钙粉冲撞,导致鸡群集体得结石。去年河北就有三户养鸭的中了这个招。

成分丰富程度
预混料=维生素+矿物质+氨基酸
小料=单一营养素(比如只含维生素B族)
使用门槛对比
预混料=泡面操作法(拆袋搅拌)
小料=开餐馆备料(要买电子秤量杯)
成本计算差异
2000元/吨的4%预混料换算成小料采购,光买齐所有原料就要花3000多,还不算人工和称重失误的风险成本

这两天好多人在评论区问:"那我到底该用预混料还是自己配小料?" 这个问题就好比问"该吃食堂还是自己带饭"。根据我这些年跑养殖场的经验,给您列个对比表:
【决策指南】
情况1:养殖规模500只以下 → 100%选预混料(出错成本太高)
情况2:大型养殖场有专业营养师 → 可考虑自配小料(能省8%-12%成本)
情况3:特种养殖(鸵鸟、鹌鹑) → 必须用定制预混料(市面小料配不齐)
最要命的误区我得重点强调:千万别在小料市场捡便宜。去年双十一某宝上卖的禽用多维素,号称"买一送三",结果检测发现维生素A含量虚标40%。有个养户的5000只鸡,硬是吃成了夜盲症,晚上撞墙的惨剧都发生了。

说到这我突然想起来,上周老刘还跟我犟:"预混料都是暴利,我自己买小料能省一半钱!" 结果他算漏了两笔账:实验室检测费每批要800块,饲料搅拌不均匀导致的浪费率高达15%。最后算下来,每吨成本反而比用预混料的张婶家高出200块。
要是刚入行的小白,听我一句劝:前两年死磕预混料准没错。等摸透了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,再慢慢尝试添加特定小料。重点是要学会看饲料标签,记得去年农业农村部公布的抽检数据吗?有32%的预混料实际成分和包装标识不符,这个就得靠咱们擦亮眼睛了。
个人观点撂这儿了:养猪养鸡就跟养孩子似的,饲料就是口粮。现在有些年轻人,天天琢磨"新手如何快速涨粉",要我说先把饲料门道摸清才是正道。预混料好比婴儿奶粉,小料就是各种营养补充剂。您见过哪个新手爸妈敢随便给孩子配维生素吃?养殖这个事,最怕的就是不懂装懂乱折腾啊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