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说各位养殖新手,你们是不是经常在抖音刷到宇星饲料的广告?看着人家塘里的鱼肥虾壮,心里直痒痒对吧?上个月我去湛江拜访了个养石斑鱼的哥们,他用了三年宇星饲料,结果亩产比邻居多了300斤,这事让我蹲在塘边琢磨了半天——宇星到底有啥门道?

价格这事儿得拎清楚
听说宇星的膨化料每吨要比普通饲料贵800块,说实话刚开始我也觉得肉疼。不过漳州的老王给我算了笔账:他用宇星饲料后,石斑鱼料肉比从1.8降到1.5,相当于每出栏一斤鱼省了6毛钱饲料钱。这么一算,贵出来的成本三个月就找补回来了。不过话说回来,要是你养的普通鲫鱼草鱼,可能还真没必要用这么高档的料。
效果不能光听宣传
汕头的陈老板跟我:"刚开始三个月真没见着特别,第四个月突然发现鱼的整齐度上来了。"他们检测过鱼肉品质,肌肉纤维密度比普通饲料养的鱼高出22%。不过要提醒各位,宇星的禽料和反刍动物料可不是一个路数,像他们家的肉牛料,梅州几个养殖场反映长速反而比某进口品牌慢两天。
用对方法才是关键
新手最容易犯的错就是照搬说明书。佛山的阿强把投喂量卡得死死的,结果鱼长得还没用便宜料的快。后来老师傅教了个绝招:看水温调配方,28℃以上往饲料里拌5%的益生菌,20℃以下加3%鱼肝油。现在他的塘饲料转化率冲到1.4,比厂家指导方案还高出0.2个点。

比出来的真相
拿宇星和另外两家同价位饲料做过对比实验(这里咱就隐去品牌名了),三个池子同样放养1000尾黄颡鱼:
糟心事也得摆上台面
去年惠州有个养殖户闹得挺凶,说用了宇星饲料后鱼老是浮头。后来查清楚是经销商把过期料翻新卖,这事给咱提了个醒:买饲料千万要验防伪码,每个批次都能在官网查到检测报告。还有那些散装料,就跟直播间9块9包邮的"正品"一样不靠谱。
藏着的好功能
跟宇星的技术员喝酒时听说,他们正在测试智能投喂系统。这玩意儿能根据鱼的抢食强度自动调整投料量,据说能再省8%的饲料损耗。虽然现在还没全面上市,但今年新批次的饲料包装上都印了追溯二维码,手机一扫就能看见原料来源,这个倒是挺让人安心的。

我现在塘里那批加州鲈正用着宇星饲料,半个月真没看出名堂。不过最近起网时发现,鱼的背肉明显厚实了。当然啊,要是你的塘管理跟不上,再好的饲料也白搭。就像给你辆跑车,要是不会换挡加油,照样跑不过三轮车不是?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