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场景化开头)凌晨三点的手电筒光晃得人眼晕,小王蹲在漏风的猪圈里,瞅着满地窜稀的乳猪崽子直跺脚。这窝刚断奶的小猪撅着屁股拉水样便,眼看着两三只都开始打晃了。他摸出手机正要查"乳猪拉稀怎么办",隔壁村老杨头披着棉袄闯进来:"快把那个电热板插上!先保体温再扯"

第一板斧:保命三件套
老杨头抄起笤帚就开始扒拉猪粪,嘴里不停叨叨:"记住这三个必须——温度必须上30度,饮水必须加补液盐,猪屁股必须擦干净。"他指着墙角缩成团的猪崽说:"去年冬天地里老刘家猪仔,就这么着救回来八成。"
我刚在山东走访时,养殖户老张演示过他的急救包:①红外线测温枪 ②5%葡萄糖水 ③蒙脱石拌料。他说得实在:"别整那些花里胡哨的,先把猪崽子从脱水鬼门关拽回来再说。"
第二板斧:查病根五步法
河南兽医站的老李教了我个土法子:"早上喂食前,掰开猪嘴看舌苔。要是发白发腻,八成是消化不良;要是黄中带黑,赶紧查查饲料。"他还掏出手机给我看照片:"瞅见这种喷射状水便没?这多半是病毒性的。"

农科院2025年调查报告显示,乳猪腹泻62%源于环境应激,比如突然降温或换料。记得在广西见着个狠人养殖户,人家在产房装了两层保温帘,温度计直接绑在母猪耳朵上,这精细劲儿不服不行。
第三板斧:断病根要下猛药
河北的赵大姐有绝活:"发现拉稀头一天,我往饮水里兑煮过的石榴皮水。要是第二天还止不住,立马换恩诺沙星。"她家猪场备着三种不同颜色的注射器,分别对应不同病症,墙上贴着张泛黄的《腹泻类型对照表》。
不过广东的陈老板提醒得在理:"去年我家二十多头猪崽子拉稀,就是让个二把刀兽医给耽误了。光知道打抗生素,结果把肠道菌群全搞乱了。"他现在认准了市动物疫病防控中心的电话,手机快捷键设成了1号键。

(解决实录)上个月在四川见识了场教科书式处理:凌晨发现三窝乳猪拉稀→立即启动保温设备→采集粪便样本送检→全场改用温水拌料。第二天中午检测结果出来是轮状病毒,直接全场乳猪口服免疫球蛋白,五天就控制住了疫情。
小编观点:现在有些新手动不动就上抗生素,要我说啊,得学学人家老把式的手段。就像我亲眼见着的老杨头那套——左手提着保温灯,右手攥着益生菌,眼睛还得盯着湿度计。这养猪啊,有时候就得跟伺候月子似的精细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