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晨4点的养殖场里,老张正对着食槽皱眉。这位有15年养猪经验的山东养殖户发现:使用嘉吉颗粒饲料后,每头猪日均增重比粉料时期多出236克,但饲料成本反而下降了18%。这个反差引出了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核心——颗粒饲料为何能成为现代养殖业的首选?

「同样都是玉米豆粕,压成颗粒就金贵了?」这是许多养殖户的真实疑惑。根据《中国饲料工业年鉴》数据,2025年颗粒饲料在猪料市场的渗透率达到74.3%,禽料市场更是高达89.1%。这种压倒性优势背后藏着3个关键点:
① 营养损耗直降67%
美国《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》2025年的对比实验显示:粉料在运输投喂过程中,维生素C损失达28%,而颗粒饲料仅损失9%。嘉吉的蒸汽调质工艺能将淀粉糊化度提升至92%,这是普通颗粒厂难以达到的水平。
② 消化率提升肉眼可见
笔者在河北某蛋鸡场实测发现:使用嘉吉3mm直径蛋鸡颗粒料后,蛋壳厚度增加0.11mm,破蛋率从5.7%降至1.8%。这得益于颗粒结构让营养释放更平缓。

③ 浪费量减少近一半
江西某养猪场对比数据显示:粉料饲喂时,约15%的饲料被猪拱出食槽,而换成嘉吉颗粒料后,浪费率骤降至8%以下。按年出栏万头规模计算,相当于每年省下62吨饲料。
你知道人类最早的颗粒饲料是为谁研发的吗?1958年NASA为宇航员研制的太空食品,启发了畜牧业转型。而嘉吉在1982年就建成了国内首条全自动颗粒饲料生产线,比行业普遍应用早了整整12年。
更让人意外的是,颗粒饲料的硬度标准源自牙科研究。嘉吉实验室发现:当颗粒硬度保持在4-6kg/cm²时(相当于人类门齿咬合力度),畜禽采食效率最高。这个标准现已成为全球饲料业的通用参数。

「颗粒饲料遇水会不会胀气?」
嘉吉的解决方案是双层包膜技术:内层乳酸菌发酵膜延缓溶解,外层植物精油膜抑制霉菌。山东临沂某养猪场实测显示,在雨季潮湿环境下,颗粒料保存时间比普通产品延长5天。
「颗粒大小真的影响生长?」
对比试验证明:
「高温制粒破坏营养怎么办?」
嘉吉的低温膨化系统可在75℃完成制粒,比传统工艺低20℃。实验室检测显示:赖氨酸保留率从83%提升至96%,这对畜禽生长速度有决定性影响。

站在养殖场的饲料塔旁,看着自动喂料系统精准投送着褐色颗粒,忽然理解了一个事实:饲料形态的进化史,本质是人与自然的效率博弈史。当嘉吉用航天级的制造标准来打磨每颗饲料时,我们收获的不仅是更高的料肉比,更是整个产业链的价值重塑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