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说这邛崃的猪价咋就跟天台山的天气似的?昨儿个夹关镇的老王还在为8块5的出栏价偷着乐,今早羊安镇的猪贩子就把价压到7块9。新手想在这行当里混,得学会从猪叫声里听出门道——咱这就带你去临济镇的养殖场转悠转悠,看看行家们是咋在这行情浪头里站稳脚跟的。

救命锦囊一:饲料账本得算到骨头缝里
去年玉米从1块6窜到2块3那会儿,高埂镇的刘老板差点把猪场改种猕猴桃。后来他整了个狠活儿——联合周边8家养殖户搞"饲料期货团购",硬是把每吨浓缩料价格砍下350块。现在他们每月初雷打不动开线上会,连豆粕的氨基酸含量都要拿检测仪现场测。
你猜怎么着?今年桑园镇有家猪场用上省农科院的菌酶饲料,把40%的玉米替换成酒糟,每头猪省了22块饲料钱。要我说啊,这喂猪的账本可比丈母娘的彩礼单还精贵。
保命绝招二:出栏时机要卡得比赶集还准
上个月在固驿镇见识了个邪乎事:老杨家猪场装了能看全国行情的电子屏,结果天天盯着看反倒亏更多。后来改用"五看五不看"土方子:

这话得问牟礼镇的老周,他手机里存着周边30家兽药店的电话。每天下午三点准时问"今天消毒水卖了几箱",靠着这土办法,去年押中5次价格波动,最多一次两天赚了台粉碎机的钱。
续命秘籍三:政策红线得摸得门儿清
临邛街道的韦大姐去年就吃了闷亏——环保督查来了才急着改沼气池,多花了六万冤枉钱。现在明白人都盯着"三张纸":
今年三月,水口镇十几家养殖户就是靠提前研读《邛崃市生猪稳产保供实施方案》,赶在雨季前改造完排污系统,省了十来万停工损失。要我说,这政策文件可比算命先生的卦签准多了。

价目表里的弯弯绕
新手最容易犯懵的就是各种报价:
上周我在文君街道农贸市场蹲点发现,双汇冷鲜肉卖15.8元/斤,本地现杀猪肉要17.6元。差这一块八毛钱去哪了?冷链运输费、检疫手续费这些看不见的成本在作妖。
邛崃猪价三大怪现状

去年九月,平乐镇的李老板就是卡着开学前五天出栏,50头猪多赚了八千多。要我说啊,这养猪的学问全藏在老黄历里。
最近听说宝林镇有人搞起了"代养+期货"模式,养殖户收500块定金帮企业代养,出栏时按市价八五折结算。依我看这招悬得很,今年春节价格暴跌那会儿,好几个养殖户连水电费都赔进去了。倒是高埂镇那几家合建饲料厂的养殖场,硬是把成本压到每斤6块5,比散户低了整整1块7。
(小道消息:邛崃市畜牧站8月数据显示,使用电子出证系统的养殖户,平均出栏耗时缩短4.1天)

要我说,想在邛崃养猪圈混出头,得学会在涨价时装大爷,在跌价时当孙子。听说现在成都有人开"养猪兵法速成班",学费要六千六,要我说不如把这份指南存手机里随时看。记住了啊,猪价这玩意儿就跟南河的水似的,看着平缓底下暗流汹涌,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