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有没有想过,同样都是喂猪,为啥隔壁老王家猪圈里的猪个个膘肥体壮,自家养的就跟抽条似的光长个不长肉?上个月我去县里参加养殖培训,这才恍然大悟——原来饲料从采购到进猪嘴,得闯过四个关键关卡!

咱们先来做道选择题:玉米、豆粕、麦麸、鱼粉,哪个最适合当猪饲料?先别急着回答,你听我说个真事儿。去年咱村张叔贪便宜买了批发霉玉米,结果猪群集体拉稀,兽医费花了小两万。原料就是饲料的地基,这事儿可马虎不得。
培训老师举个狠例子:去年省农科院检测发现,用合格原料的饲料,能让猪日均增重多出50-80克。你算算,一头猪出栏按120天算,这就是6-9斤白花花的肉啊!

我原先总觉得饲料配方跟祖传秘方似的神秘,直到亲眼看见饲料厂电脑屏幕上跳动的数字。技术员小王边敲键盘边说:"现在讲究的是精准营养,就跟给人配健身餐一个道理。"
举个实在的例子:
最让我开眼的是去年镇上的示范户,他们用上智能配方系统后,料肉比从3.0降到了2.7。啥概念?每头猪能省下30斤饲料,按现在玉米价算,那可是实打实省出两包烟钱。

你以为把原料混一起搅和搅和就完事了?大错特错!前阵子我去参观现代化饲料厂,看见那些机器可算明白了——粉碎机、混合机、制粒机,每个环节都有讲究。
重点来了:
记不记得去年老刘家猪场闹腹泻?后来查出来是饲料厂制粒温度失控,把益生菌都热死了。现在人家换了低温制粒工艺,猪群健康度直接提升三成。

说到这儿你可能要问:"饲料再好,不会喂不也白搭?"这话在理!去年我观察过,早上六点喂和八点喂,猪的采食量能差出半斤。定时定量这四个字,真不是说着玩的。
新手常犯的三个错:
拿我堂弟举例,他刚开始养猪时图省事,直接往食槽倒干料。后来改成早晚各喂一次,用温水拌料,猪的皮毛眼看着油光水滑,卖价每斤还多挣了五毛钱。

干了三年养殖,我算是摸出门道了:饲料这四个阶段就像接力赛,哪个环节掉链子都跑不出好成绩。现在我家猪场从选料到饲喂全程做记录,去年出栏的200头猪,平均比别人早上市10天。要我说啊,养猪这事就跟种地似的,你糊弄它,它就糊弄你。把饲料这四个关卡把严实了,猪圈里自然能听见钱袋子叮当响!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