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瞅瞅!这头荷斯坦奶牛每天干进去60斤精料,产奶量却卡在28升不动弹,河北老赵蹲在挤奶厅直嘬牙花子。去年秋收后,他家牛群集体闹起"罢工",乳脂率从3.8%暴跌到2.9%,每吨鲜奶少卖1200块。这事儿得从青贮窖里那堆发霉的玉米秸秆说起...

老赵攥着饲料检测报告直瞪眼:"粗蛋白明明达标16%啊!"问题出在过瘤胃蛋白比例不足。牛的饲料营养学讲究"过五关":
1. 挤奶后30分钟
这时候牛胃PH值最低,得喂缓冲型精料(添加1.2%小苏打)。内蒙王姐的牧场实测显示,此举能让干物质采食量提升15%。

2. 半夜11点加餐
补喂1.5公斤苜蓿草,能维持瘤胃夜间的发酵温度。您猜怎么着?黑龙江某场的数据显示,乳蛋白率因此提高0.3个百分点。
3. 配种前90天
这个阶段要猛补β-胡萝卜素,每头牛每天至少500毫克。河南某繁育场验证,受胎率因此从55%飙到82%。
泌乳牛日粮黄金组合:

山西某场用这配方,单产从31升提到36升,每头牛年省饲料钱1800块。但得提醒您:用陈年压片玉米必须补加0.5%的霉菌毒素吸附剂。
最近业内开始流行动态营养调控:根据牛舍温湿度自动调整精粗比。河北某智能牧场的数据显示,夏季把精料比例从55%降到50%,反而让产奶量稳定提升2升/天。
还有个反常识的诀窍——雨雪天要往饲料里撒把食盐。钠离子能刺激唾液分泌,吉林老李的牛群去年雪灾期靠这招,干物质采食量硬是没掉档。您要是不信邪,大可拿几头牛试试,保管见效!

眼瞅着隔壁牧场用营养学原理赚得盆满钵满,您要是还在凭感觉配料,那可真是守着金矿要饭了。记住喽,养牛就是养瘤胃,把这四个胃伺候明白了,产奶量自然蹭蹭往上涨!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