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预混料到底含多少蛋白质?
根据正大康地饲料公司研究显示,牛预混料的蛋白含量普遍在20%-40%之间。这个数值范围既能满足不同生长阶段牛只的需求,又避免了过量蛋白质造成的代谢负担。比如犊牛预混料需达到30%以上高蛋白支撑骨骼发育,而育肥牛则控制在25%左右最佳。

三大常见误区坑惨养殖户
• 误区一:蛋白含量越高越好
过量蛋白质会导致牛只氨中毒,安徽某牧场曾因使用40%蛋白预混料,造成5头母牛流产。科学配比应根据牛龄调整:
• 误区二:只看总量不看质量
某养殖户使用含35%棉籽粕的预混料,结果牛群出现慢性中毒。优质蛋白应包含豆粕、鱼粉、过瘤胃蛋氨酸的组合,其氨基酸平衡度比单一蛋白源高60%
• 误区三:全年统一配方
冬季需增加2%-3%蛋白应对低温消耗,夏季则应减少1%蛋白并添加0.5%小苏打助消化

实战配比方案(以1000斤饲料为例)
| 牛群类型 | 预混料占比 | 蛋白来源组合 | 成本控制技巧 |
|---|---|---|---|
| 哺乳母牛 | 5% | 豆粕25%+DDGS15%+棉粕10% | 用DDGS替代1/3豆粕,每吨省300元 |
| 育肥牛 | 4% | 玉米蛋白粉18%+菜籽粕12% | 添加0.3%复合酶,消化率提升40% |
| 干奶牛 | 3% | 啤酒糟20%+麸皮15% | 添加阴离子盐,预防产后瘫痪 |
养殖场主老张的教训
去年盲目使用38%蛋白预混料喂育肥牛,结果每头牛日均增重反降0.2kg,兽医检测发现是瘤胃过载导致消化率下降。调整至26%蛋白配比后,率从5:1优化至4.3:1,半年多赚2.7万元
独家数据: 科学配比蛋白的牧场,较盲目追高蛋白的牧场,犊牛拉稀发生率降低50%,每头育肥牛出栏时间缩短12天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