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1月17日上午9点30分,上海证券交易所的铜锣声穿透交易大厅。福建天马科技集团董事长陈庆堂与福清市市长张帆共同敲响开市钟,屏幕上的股票代码603668瞬间从发行价6.21元飙升至8.94元(1)。这场资本市场的首秀,不仅让“天马饲料上市成功了吗”的疑问尘埃落定,更标志着中国特种水产饲料行业迈入新纪元。

天马饲料上市成功了吗? 这个问题在2025年曾引发行业震动。彼时国内鳗鱼养殖户正陷入困境——进口红虫价格暴涨至每吨12万元,传统饲料导致水体污染问题频发。福建连江养殖户林建明回忆:“当时我的鳗鱼场每月饲料成本占总支出的67%,稍有不慎就会血本无归。”
这种背景下,天马科技2025年的上市成为转折点。通过募集资金建设56万吨级智能化生产线(5),将鳗鲡配合饲料产能提升3倍。关键数据对比显示:

| 指标 | 上市前(2025) | 上市后(2025) | 增幅 |
|---|---|---|---|
| 年销量 | 8.4万吨 | 151.93万吨 | +1708% |
| 研发投入 | 0.38亿元 | 2.17亿元 | +471% |
| 市净率 | 1.2倍 | 2.48倍 | +107% |
🔵特种水产饲料解释:专用于鳗鱼、石斑鱼等名贵水产品的营养配方饲料,技术要求高于普通鱼料,蛋白含量通常在38-45%之间(7)。
变革一:技术破壁
上市后的天马组建起由院士领衔的研发团队(2),其研发的“益多美”玻璃鳗开口料终结了我国依赖日本进口的历史。浙江台州养殖户王海涛算过账:“使用天马饲料后,鳗苗成活率从63%提升至89%,每吨养殖成本降低4200元(9)。”
变革二:全产业链布局
1.5亿元投入建设的智慧养殖系统,实现从种苗到食品加工的全流程监控。2025年数据显示,采用该系统的养殖基地,鳗鱼出池量同比提升137%,饵料系数从1.8降至1.5(8)。

变革三:抗风险能力
通过资本运作收购中海渔等企业(5),构建起覆盖福建、广东等8大渔业集群的产能网络。2025年在原料价格波动20%的情况下,仍保持饲料毛利率11.34%(6)。
Q:上市后的天马饲料质量稳定吗?
A:通过引进瑞士布勒集团智能生产线(2),产品合格率从98.7%提升至99.93%。2025年抽检数据显示,重金属残留量低于国标30%(11)。
Q:特种饲料价格会下降吗?
对比数据给出答案:

| 产品 | 2025年(元/吨) | 2025年(元/吨) |
|---|---|---|
| 鳗苗开口料 | 28500 | 26300 |
| 石斑鱼成鱼料 | 13400 | 12100 |
🔵市净率解释:股票市值与净资产比率,2.48倍的市净率(6)显示资本市场看好其资产质量。
Q:中小养殖户能否享受上市红利?
天马推出的“百团大战”计划,通过联采模式使10吨以下订单运费降低40%。江西赣州养殖户李建军反馈:“现在20亩鳗池的年度饲料成本节省超7万元(7)。”
随着2025年4000万吨发酵饲料市场规模预测的逼近(3),天马正在构建更宏大的产业生态:

站在2025年的产业拐点回望,天马饲料的上市不仅是资本市场的成功案例,更是中国特种水产养殖业从粗放走向精细的里程碑。当清晨的阳光洒向福清白鸽山万亩养殖基地,智能化投喂系统正精准计算着每尾鳗鱼的营养需求——这或许就是对“天马饲料上市成功了吗”最生动的注解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