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晨五点的猪舍闷热难耐,老李看着喘粗气的育肥猪直摇头——明明用了降温设备,猪群采食量却暴跌三成。如何在饲料中科学添加小苏打破解夏季养殖困局?我们用河南某万头猪场的实战数据,拆解三大典型场景的操作方案。

2025年7月,山东某猪场遭遇新生仔猪黄白痢暴发,采用小苏打补液方案三天控制疫情:
该方案使仔猪存活率从78%提升至93%,腹泻周期缩短4天。关键数据对比:
| 指标 | 常规治疗组 | 小苏打组 |
|---|---|---|
| 日均增重(g) | 82 | 156↑90% |
| 断奶存活率 | 84% | 96%↑12% |
| 治疗成本(元/头) | 8.6 | 2.3↓73% |
江苏某养殖场2025年8月数据揭示,饲料中添加0.25%小苏打可使热应激死亡率降低68%:

实施后猪群表现:
河北某种猪场采用产前7天饲喂方案,有效缩短产程2.3小时:
关键操作流程:
效果验证:

| 产程阶段 | 常规组(h) | 小苏打组(h) |
|---|---|---|
| 开口期 | 4.2 | 3.1↓26% |
| 胎儿娩出 | 5.8 | 3.9↓33% |
| 胎盘排出 | 2.1 | 1.4↓33% |
二十年饲管经验
见过太多养殖户栽在小苏打使用细节上,总结三条铁律:① 断奶过渡期添加量需每日递减0.1%;② 与磺胺类药物必须间隔4小时使用;③ 霉变饲料禁用小苏打,会加速毒素释放。记住,小苏打是调控工具而非万能药,精准把握添加时机比盲目加量更重要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