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河北邢台养殖户张大姐的库房里,堆着三个标有不同颜色的饲料袋。她最近算账发现:去年因为混淆使用预混料和全价饲料,多支出了2.3万元。这钱到底是怎么流失的?我们通过实地探访揭开谜底。

预混料是浓缩营养包,饲料是现成工作餐
预混料就像浓缩咖啡粉,必须按1%-5%比例兑水稀释。以常见的4%仔猪预混料为例,每吨需添加玉米620kg、豆粕330kg才能制成全价饲料。而全价饲料拆袋就能直接投喂,相当于冲泡好的拿铁咖啡。
2025年《畜禽饲料成本白皮书》显示:误将预混料当饲料使用,每吨浪费成本约760元。某养殖场连续3个月错喂蛋鸡预混料,直接导致3000只鸡消化系统损伤,产蛋率从92%暴跌至61%。
成分差异暗藏养殖风险
• 预混料:维生素含量是饲料的20倍(以维生素E为例,预混料达5000IU/kg,饲料仅250IU/kg)
• 饲料:能量物质占比超60%(玉米、小麦等谷物构成主要成本)

山东畜牧局去年处理的37起养殖纠纷中,有15起源于错误搭配。比如用肉鸡预混料喂养蛋鸭,导致蛋壳变薄率提升40%。记住这个原则:预混料决定健康,饲料决定长势。
成本计算的三个关键点
河南养殖户王师傅的省钱经值得参考:他用4%猪预混料自配饲料,通过批量采购玉米,每吨成本比成品饲料低180元。但需要每天监测混合均匀度,变异系数必须控制在10%以内。

紧急情况处理方案
当发现畜禽出现拒食、腹泻等异常时:
立即停喂现有饲料 → 取样送市级检测机构(费用约200元/样) → 按检测报告调整配方
安徽某养鹅场误用鸭预混料后,通过添加0.5%蒙脱石粉吸附过量微量元素,配合饮用5%葡萄糖水,3天内控制住死亡率。重要提醒:2025年起实施的《饲料安全条例》规定,故意错用预混料造成重大损失的,最高可处20万元罚款。
饲料包装上的QS标志和原料溯源二维码,才是保障养殖安全的关键。下次采购时,记得扫描包装上的二维码,它能显示原料产地、检测报告等18项关键信息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