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东临沂张老板去年错把育肥牛当饲料牛养,300头牛少赚了15万元。这个惨痛教训揭示:饲料牛和育肥牛存在本质差异。本文将用四组数据对比和三个典型案例,说清这两类牛的管理要点。

饲料牛指以生产牛肉为主要目标的肉牛品种,如西门塔尔、夏洛莱;育肥牛特指进入快速增重阶段的牛只。两者的关系如同"运动员"与"比赛期"——所有育肥牛都曾是饲料牛,但饲料牛未必都会育肥。
2025年内蒙古农牧厅数据显示:
▶️ 饲料牛日均采食量:体重的2.8%-3.2%
▶️ 育肥牛日均采食量:体重的3.5%-4%
▶️ 料肉比差异:饲料牛6.5:1 vs 育肥牛5.2:1

粗蛋白需求:
能量浓度设置(单位:MJ/kg):
| 阶段 | 维持需要 | 增重需要 |
|---|---|---|
| 饲料牛 | 8.2 | 10.5 |
| 育肥牛 | 9.8 | 12.6 |
纤维含量控制:
▶️ 饲料牛粗纤维≥18%
▶️ 育肥牛粗纤维≤15%
河北某养殖场试验表明:育肥牛日粮中青贮料超过35%,日增重下降22%。

吉林养殖户李姐的实践案例:
▶️ 误区1:品种决定论
安格斯牛作饲料牛时日增重仅0.8kg,但科学育肥可达1.5kg
▶️ 误区2:粗料万能论
育肥牛日粮中玉米低于50%,料肉比将恶化至6.8:1

▶️ 误区3:阶段模糊论
山西某牛场将12月龄牛直接育肥,导致30头牛发生酸中毒
从河南某万头牛场的数据看,将饲料牛转育肥牛的最佳时机是体重达400kg时。建议新手先按牛群5%数量做试验,记录不同配比的采食量、粪便形态。去年指导的江苏牛场,通过建立动态调整模型,使育肥牛料肉比稳定在4.8:1,比行业平均水平低7.3%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